于是他打电话回去给玉文哥,让他派人来这边看看,如果可以,就收购一下这边的水果。
当然,收购的同时还要帮他们修路,帮村里修好路后,村子里的果子指定要卖给赵氏食品厂。
赵氏食品厂也不会亏了他们,外面多少钱收的,他们只会高不会低,前提是果子质量一定要好。
还要签一份合同,在那条路经过的几个村子,三十年内水果都只能卖给赵氏食品厂,如果违反合约,他们这几条村要赔钱。
唐想想……不对,应该是莫想想没想到赵玉泽才来几天,就帮村里干了件这么了不得的事。
这份合同大家肯定没意见啊,要知道修路需要花费的钱是很多的,不然也不会一直没有人修。
如果修好这条路,他们以后出入也方便许多,人家那份合同要求的一点也不过份,大家还担心人家不买他们的果子呢。
这份合同,对他们只有益,没有半点损失,几条村的人都 拎着东西来感谢赵玉泽他们。
看着大家脸上的笑意,莫想想觉得自己上辈子可能做了什么好处,才认识赵家的人,又认识了赵玉泽。
因为有了修路这件事,莫玉城虽然办的户口,比预想中的还要顺利,不但他自己的办了,就连唐家另外几个兄弟姐妹的也一起办了。
当他们离开村要回莞城的时候 ,附近几条村的村民都来相送。
赵玉泽心情很激昂,原来干好事是这么开心的事,以后他也要像五婶他们那样,多干好事。
回到莞城了后,赵玉泽也开始忙起来,他在溪和镇看中了一片地皮,大约有五十亩大,四周还有些小山坡,这片地皮对面就是一条江,四周还有些村民。
他亲自找上这些村民,承诺可以以房子换房子来跟他们交易,他们现在的房子多大,他在市区也买一间一样大的公寓给大家。
如果不要房子,也可以要钱。
这个条件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诱惑很大,要知道他们这里只是个村,房子也是瓦片房。
如果能在市区有套房子,他们当然选择在市区,而且他们说了,连同院子跟菜地的地也一并算到里面去。
如果家里有几亩地的人,简直要发了,可以在市区一次性拿好几套房子,如果不拿房子,就拿钱。
这个条件没有谁不心动,有的人因为这个条件好,心生贪念,想把价钱提高。
赵玉泽虽然第一次出来单干,但也不是蠢的,他给出这个价已经算是很好了。
他们这里的房子根本不值钱,在镇上买一套房子都没那么贵,他看重的是地皮,是这一片连着的地皮。
不然他傻了才拿那么多钱在这里买他们的房子,要知道市区里的房子比镇上的房子还要贵上不少。
有脑子的就知道这事很划算,当然前提是他们还没有把这个村子发展起来的时候。
如果发展起来了,几十年后,他们肯定会后悔的。
五十亩地不少,但赵玉泽听赵锦他们说了,如果能把这一条村子的地全买了,最好全买下。
买下之后,不必全都用来建楼房,还可以做别的投资。
他没经验,但二哥是大佬,大佬说什么他听话准没错。
走访了一个多月,村里大半的人都同意了把房子和地卖给他们,有的人田地多,有十几亩的简直就是发了。
卖了地跟房子,家里几个孩子的就拿几套房子,剩下的全部换成钱,换了钱后先是买车,然后再买几个店铺做些生意。
从农民一下子翻身当了城市人,简直不要太爽。
本来还有些犹豫,拿不定主意的人,见到那些卖了地,卖了房子的人开着车,穿着光鲜艳丽回来,也心动的不行。
大家也说了,人家买地皮肯定是发展,但如果人家不发展这边,他们死拿着地也没用。
第1396章 第1380章苦了他们
还不如趁着现在拿一笔钱,去外面做做生意,说不定能靠着这笔钱另外发家呢。
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没人来投资,他们村想发起来很难,这边只是个小村子,怎么也轮不到他们。
要发展也发展那些城镇,再不然就是路好走些,村里有什么特色的地方,像他们村啥也没有,想等发展起来?
难哟。
最少几十年后,可是几十年后是什么光景?
太长远了,他们还不如握着手上这笔钱,看着能不能拿这笔钱发家更划得来。
许多人觉得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他们好运被砸中了。
别村的人见了,都羡慕的不行,纷纷来打听要不要买他们村的地跟房子。
赵玉泽没有一口拒绝,只说回去跟人开会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