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整个草沟村的青壮年来了大半。
赵兰还让大嫂二嫂请了几个妇人回来帮着她们做饭,给人们每天中午管一顿饭,而且,每顿饭都有肉。
忙忙碌碌,一个整月,赵兰的新院子都盖好了,崭新的大门安上了,两米高的院墙,用石头砌起来的,坚固又好看。
三间大正房,两边跨着两间稍矮的耳房。
东西两间西厢房,两间东厢房。
本来应该是倒座房的南房,全部改成了三间门厅房,一个东南角方向的大门,和大门东边的一间倒座南房,作为门房。
院子的布局是赵兰自己设计的,样式也和村里人家的房子差不多,只是比他们的整齐一些,方正一些,大一些。
所有的房子,全部是青砖青瓦,梅花格窗棂。
茅房和马房设置在了院子西边的棚户区内。
这两亩多的地赵兰盖房子用了一亩多,剩下西边的一片空地赵兰也让围起了石墙,作为她家的棚圈区,这里她打算慢慢的再细分。
这里也是赵兰给空间的那个九个小猪崽安置的新家。
之后,她还想喂一些家养猪,家里人总是要吃肉的,她觉得还是自家养的猪肉吃着香。
还有鸡,羊,马这些,都养一些,热闹。
住在农村里,好像就是要热热闹闹的,才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和幸福。
整个院子里,赵兰奢侈了一把,多买了几车砖,让人们帮着自己把院子也铺了出来,这样院子里就平整了,孩子们在院子里玩,也干净一些。
新房全部盖完,赵兰算了一下,共花去了差不多六十八两。
还行,在自己的预算之内。
安排一部分人帮着做正房和门厅房的里工,赵兰又赶紧找了几个木匠来门厅里开始帮自己做药柜,书桌,床这些东西,她打算一个月内,这里要用起来。
这一个多月,郑丘也一直跟在白家兄弟身边,给赵兰帮忙着,有时候还赶着白家的车去镇上买东西,顺便接送大宝二宝。
现在白家的孩子们也都和他熟悉了,都称呼他一声表舅舅。
来做工的人们知道他是赵兰的表哥后,倒也不说什么闲话了,反而有了郑丘,很多活做起来也更方便。
因为人们都知道郑丘会功夫,上梁时,和上瓦时,房顶上有了郑丘这个会功夫的人坐镇,也没出现任何的伤亡。
后来,就连杨戈都也跑来帮忙了。
他不赚赵兰的工钱,真的只是一声不吭的来帮忙。
开始那两天,他老婆还来盯着过,不过看到赵兰不搭理杨戈,还有这么多人在场,他和赵兰也不能咋样,她也放心了。
会医术的人,能往来还是要往来的,因此,杨戈媳妇后面也没管他一直来帮忙这事,心里再不舒服,她目前也还不想跟赵兰撕破脸。
那一次她呛声了赵兰没得到回应后,回去杨戈教育了她好几天,她算是彻底的长了记性,知道有些人能不惹就不惹,能来往着就来往着。
杨戈来帮忙,倒是方便了郑丘,他通过这一次,和杨戈倒是也成了见面就能聊一会的朋友。
但郑丘很能忍,丝毫没有表现出一点对他有兴趣的迹象,有了线索就不急,他可以慢慢查。
男人们不说闲话,但是闲下来的女人们,还是很喜欢三五个凑在一起,一边给家里人做棉鞋,一边低低的,唾沫横飞的聊着关于赵兰与郑瘸子和杨族长三个人之间不可不说的二三事。
但这些,赵兰并不知道,也懒的去搭理,这一个月,她忙坏了,人也瘦了一大圈。
之前两个月养起来的一点肉都给累没了,人也瘦了一些,脾气也大了一些,嗓门也大了一些,看到不对的或者偷懒的就会出言说。
比如:
“刘大哥,你家牛今早没给喂料吧,这一趟你就拉了几根椽子?”
“你又不是赚跑次数的钱,你混这个水摸这个鱼做啥?为了费牛啊?还是费车轱辘啊?”
刘大哥面红耳赤,嘿嘿傻笑一声,说下回拉够数。
“噗嗤,哈哈哈哈!”人们听到了后哈哈大笑起来。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还有一些做事时喜欢躲在别人背后摸鱼,吃饭时却跑的最快,总是在队伍最前边,还要把裤腰带放松三寸敞开肚子非得吃撑的。
赵兰看到就会说一句:“我这里饭菜虽然好吃有肉,虽然管饱,但是,杨七哥,胃可是你自个的,吃坏了,撑爆了,还是需要划拉开肚子做手术的。我先说好,我做手术可是很贵的,十两银子起价在肚上划一刀,一场手术至少五十两银子。”
“呃……咯咯……”
杨七哥被吓的噎住了。
人们再次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