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还去大街上卖起了字画?!你以前不常说什么‘笔墨不以黄白沽’的酸话?现在倒好,好好的秀才不去考,买起字画了!”
方用行面上染了羞意,双颊潮红,等陈甫洵说完他才垂着头小声道:“陈同砚,我退学前就和夫子说清楚了,以后不再读书考试。”
陈甫洵听此更是生气,更厉声大骂起来,“屁的同砚,老子和你早不是同窗了!榆木脑袋!十年苦读一朝白费了!就你这样的,以前竟然还是甲等!”
方用行:“……”
方用行没有答话,陈甫洵又气得大骂了几句,直到他身旁的小书童轻轻拽了拽他的袖子,又说道:“少爷,咱该回去了,老爷说了,你要是又在外面鬼混错过了饭点,他要打断你的腿!”
陈甫洵听到书童的话,只得最后又瞪了方用行一眼,“随便你吧!爱咋滴咋滴,老子才不管呢!你就是去画避火图①也不关我的事!”
方用行:“……”
真是个闷葫芦,陈甫洵只觉得这一通是打在了棉花上,最后气得甩袖离开,连要买的砚台都忘记了,还是那小书童又跑回来找老板定了两方砚台。
杨禾和叶小尘面面相觑,两人凑一块嘀咕起来。
“……啥是避火图?”
“不清楚,可能也是什么画?”
……
他们虽然脑袋挨着脑袋嘀咕,可声音却不算小,方用行也听清了,立刻涨红了一张脸。
他赶忙走过去,将怀里精挑细选的书签纸放到桌子上,请叶小尘看,“叶夫郎看看吧,这些都是不错的。”
叶小尘看了一半,可心里还是好奇,忍不住问道:“那个……刚刚那人、真是你死对头?”
这死对头,对得奇奇怪怪啊!
方用行窘迫地笑了两声,解释道:“也不算吧。其实以前的关系也一般,只是陈同砚性情不同于常人,又是交友不厌,书院里每个人他都能说上几句话,实在是交友悍将!”
杨禾想起刚刚这“交友悍将”的质问,也不解道:“那他不知道你母亲病重?”
方用行还是摇头,苦笑道:“家事不足与外人道也。而且、而且陈同砚性情实在不同于常人……”他又将这话重复了一遍,斟酌着继续开口。
“他家境好,为人又大方!待人也向来赤诚!就是点头之交,他也慷慨相助!若是、若是我说了,他恐怕要捧着银子接济我!这、不太好,实在是不太好。”
看出来了,这方用行就差明说了,这陈甫洵是个人傻钱多的主儿!
第233章 出事
说过了陈甫洵,方用行又摊开了那摞书签纸请叶小尘挑选,还说道:“夫郎请看,这些都是店里不错的书签纸,您看看吧。”
那老先生已经给六幅字画都裱好套轴,全都小心翼翼地卷了起来,缠了绦带,细细绑着。他将六卷画整整齐齐排放在桌子上,然后又慢步走了过去,细细看了那些书签纸,问道:“夫郎买这纸是作何用途啊?”
叶小尘也没有隐瞒,将书签的事情也同老先生详细说了。
老先生点点头,指着其中一款道:“试试这个吧。这款价格中等,纸张厚实,质地绵韧,适合作画也适合写字。”
叶小尘点头,半懂不懂地摸了摸老先生推荐给他的纸,又有些迷茫地看了杨禾一眼。但杨禾也不懂啊,两个哥儿都没有买过这些文人用的东西,也就幸亏没进黑店,不然是免不了一顿宰了!
叶小尘思索过后还是决定就买老先生推荐给他的那款书签纸,定了数量后交了钱,然后才把装拣好的纸递到方用行手里,请他好好作画。
这次是交了一半的定金,剩余那半得等方用行交了书签再付清。半两的价钱,哪怕现在只给了一半也是意外之喜了,方用行兴奋地连连点头,高声承诺一定会用心写画。
这头的事情处理完,叶小尘将裱好的字画收进铺子里,然后就拉着杨禾准备离开。
杨禾似乎不太急,还扯着叶小尘先去布庄买了些料子和针线。
叶小尘盯了几眼,说道:“杨禾哥,你又要开始、绣东西?一直绣这个对、眼睛不好!”
杨禾学着叶小尘的模样,也给自已缝了一个小挎包,右上角还绣着一只稻穗,可不正是一个“禾”。
他将针线收进新做的小挎包里,又把皮布料子装进了背篓里,背在肩上往外走。
一边走还一边说,“嘿嘿,如今也不靠它吃饭过活了。只是随便做一做,我还挺喜欢这个的,上次云婆婆给了我一本绣谱,我都还没有研究透呢!那里头那些失传的针法、绣法,都是婆婆她自已写的画的。”
这个云婆婆正是李介丘和叶小尘订做喜服的裁缝铺子的老板,那婆婆孤孤单单一人,也没个子孙,一身绣技失了传人。她倒是存了不少绣谱,见了有缘人就撒一本出去,就希望自已的手艺能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