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人组围成一圈,屏息凝神地看着她在纸上再次梳理两轮穿越的经过。
倘若能够进入循环的人都是那一局的配角——
在第一轮穿越,分别有三组人被卡循环。
第二局,裴雯雯五人组陷入循环,该局主角是啦啦队 12 人,他们是配角;第三局,贺文三人组陷入循环,该局主角是放烟花的 29 人,他们是配角;第四局,温西泠所在世界总共 24 人陷入循环,该局主角应当是足球队 7 人,他们也是配角。
而在第二轮穿越,目前被卡循环的只有裴雯雯五人组,他们是在第一局陷入循环的,该局配角正好是这五人。
至于同样曾经复刻历史但并未被卡循环的成桦四人,则是该局的主角。
“艳萍的说法是成立的。主角即使复刻历史,也不会进入循环。”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叶修眯了眯眼,“人行横道亮起绿灯,对行人来说意味着走,对汽车来说却意味着停。主角和配角也有不同的行进规则。”
“而行进规则又与关键事件的完成情况相对应。”成桦从温西泠手中抽出笔,在纸上随性勾画,“比如,在某一局选择复刻历史,就对应着该局结束后,该局的配角会被卡循环。”
郝墨川挠挠头:“诶?为什么循环人数和配角人数有时候对不上?你看上一轮第二局,配角应该是 24 人,怎么只有五个人进循环?”
张卓元拍了他一把:“你脑袋被南瓜糊住啦?因为他们五个人落单了啊!当时我们 31 个人在 A 世界,只有他们在 B 世界,我们打破了历史所以全员前进,他们复刻了历史所以进循环。两个世界的结果判定是独立的。”
“那么……复刻历史对应的主角去向是什么?前进?”李恩语琢磨。
“可打破历史也同样对应着前进,这两者应该有区别。”温西泠又把成桦手中的笔抢了回来。
成桦由她夺走了笔,眼睛仍盯着纸上的梳理过程,快速思索片刻,他沉稳道:“是去往 AB 世界的区别。不,准确地说,应该是‘直行’和‘变道’的区别。”
温西泠皱着眉反应了一会儿,茅塞顿开。
“我懂了,以我自己为例,上一轮我前四局的路线是 ABAB,也就是说,前三局的判定结果从表面上看都是前进,但实则指向‘变道’;而这一轮的前两局我都在 A,即第一局的判定结果指向的是‘直行’。”
李恩语也理解了:“上一轮前三局,我们都打破了历史;这一轮第一局,我们复刻了历史。作为前三局的主角,‘打破’和‘复刻’正好对应‘变道’和‘直行’两种结果。”
温西泠一边点头一边飞快写下结论。
“主角规则齐了,配角还差一条——打破历史对应去向是什么?”
成桦回忆片刻后道:“我们四个在第三局是配角,上一轮在井冈山打破历史之后,我们和你们分开,你们换道进入 B,我们直行进入 A。所以,打破历史的话,配角应该会直行。”
“没错,是直行。”李恩语点点头,“记得上一轮的凌爽吗?第二局我们大家在 B,打破历史后她作为配角和我们分开,我们变道进入 A,那她显然直行进入 B。”
温西泠翻过纸的背面,洋洋洒洒写下几个大字,畅快地一顿笔:“那么,这就是穿越的规则。”
纸上落着对仗工整的 24 个字:
打破历史,主角变道,配角直行。
复刻历史,主角直行,配角循环。
八个人盯着这 24 个字,心照不宣地沉默了许久。
事后,温西泠始终无法准确地形容那一刻她的心情。
算起来,她离开原世界,已有 179 天。他们 36 个人苦苦探寻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半年,而今,他们终于能够清晰地辨识自己走过的路,也终于隐约望见了回家的方向。
“我们——是不是该碰一杯?”白皖棠突兀地举杯。
这场景似曾相识,温西泠心里紧绷的那根弦忽地一松,她笑了一下,把严肃的氛围撕开了一道口子。
接二连三地,其余人也放松下来,纷纷举起各自的饮料。
“来,敬艳萍,敬咱们八个人。”
“这顿午饭,即将使 36 名穿越者转危为安——”
“成为三班穿越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圈饮料碰在一起。
“既然规则已经摸清楚了,那我们也不需要等下一局,已经可以确定现在所在的世界了。上一局啦啦操我们没获奖,打破了历史,应该变道。”
“和我们猜测的一样,我们现在在 B 世界。”
温西泠想到对自己的命运毫不知情的艳萍,心里倏忽疼了一下,但更为强烈的对三班的责任感让她没有余力去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