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时家长的物资是否能送进来,取决于他当天行事是谨小慎微还是不拘小节;实验学校奖提名的归属,其他班从来没有变过,只有三班,在每一个世界都会换人;江望月、顾星或是秋虹的关系在这一轮终于得以自由发展,是他阻断了学校和家长之间联系的桥梁,自己挡在了学校和学生之间,至于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温西泠想起了第四局她骗他上天台时他的异常。
“不能在这里。”他很刻意地强调。
不能在这里,因为他曾亲眼看见从这里摔下去的人,沉重地砸在二楼平台上。那就是学校对学生引导不善所造成的代价。
以及,为什么只有第一轮世界的赵奕民会得癌。因为一个得了绝症的人在时间退回原点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挽救自己。
而赵奕民回到的原点,想必就是 2016 年开学。
根本没有所谓“基因突变”。
李恩语显然也在脑海中串联起所有事,她摇摇头,似是不敢相信自己得出的荒唐的结论:“但这……怎么可能呢?”
“可不可能,我们去找他确认吧。”
第66章 大结局
你们是不是也会喜欢这张照片?
同样喜欢这张照片的,应该不是说话者,而是说话者曾经遇到过的另一批“你们”。那批人偷偷摸摸把照片搞到手,在他面前仔细研究,还装模作样地说那照片很重要,关乎他们的命运。于是,他把他们研究的那张照片洗了出来,当作他们高考的礼物。
温西泠的记忆翻江倒海涌来。
赵奕民早就认识他们了。
第二轮第二局,他仅仅扫了一眼,就指着啦啦队名单上 12 名老队员的名字说:“这个阵容就挺完美的。”
是完美,因为在第一轮,来捣乱的温西泠去的是 B 世界,而 A 世界的替身们拿了全海实第二名。
第二轮第四局,他搂着即将上场的成桦叮嘱:“二班比前两个班都难打,不过不管他们多难缠,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他知道足球赛的结果。第一轮 A 世界的成桦虽是替身,却是像在原世界一样尽全力踢的,他在最后十分钟进了两球,在最后二十秒反超二班。
他什么都知道,因为他太早就认识他们了。
温西泠想起不久前他说过的另一句话。可惜,当时她只顾着反驳,甚至没有等他把话说完。
他说,我提防的不是你。
不是你,是另有其人。
赵奕民头一次产生“另有其人”的感觉,应该是三班开启第二轮穿越的时间点——军训。在此之前,他身边的一切都符合他的记忆,直到在那辆开往军训基地的大巴上,成桦站起来声称自己是新上任的班长,并且在之后的几天和温西泠一起把基地闹得鸡飞狗跳。
但他们很快便恢复正常,就是记性貌似变差了。
赵奕民说服自己,学生都是这样,偶尔会抽风。
不过从军训过后,他还是开始留意身边是否有新的变化。他把引起他关注的大大小小的事都写在“工作日志”里,对于学生抽风的情况记录得尤为仔细。
比如,高二那年的十月底,他发现又有人开始作妖了。他的学委期中考带头旷考;过了两三周,他的班长率领着“完美阵容”去海实本部跳了一坨狗屎。
事情的走向在后来渐渐变得离奇。
他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在井冈山会有 19 个学生同时发疯,先是在下七中学砸场子,又是趁他没盯紧,集体乘飞机去了北京。
他更无法理解,为什么在高三一场平平无奇的足球赛上,他那个温柔善良的班长会突然拿刀狠狠刺向与她关系最好的人。
直到第三次在开往军训基地的大巴上与穿越者们相遇,他才重新生起最初的怀疑——他们的身体里“另有其人”。
那日,温西泠举手冒领了班长一职。他回头看着她,心里想,“他们”来了。
那几天,他紧张得觉都睡不踏实,结果“他们”不仅没惹麻烦,反倒和教官相处得格外和谐。他记录工作日志的时候充满迷茫。
高二的啦啦操比赛,他注意到啦啦队换了一名队员——裴雯雯替代了白皖棠。他偷偷观察了他们几天,却只看到他们训练刻苦、精神正常。
下一段他重点戒备的时期,是井冈山研学。
温西泠的记忆越捋越清晰。
她想起了在井冈山的最后一个夜晚,赵奕民行色匆匆地赶来桥上数人,发现人数不对,问她:“贺文他们呢?还有成桦?”
当贺文和成桦同时失踪,没有任何一个老师脱口而出的会是贺文的名字。
除非,那名老师知道此时会出事的是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