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丁一直接把人塞进被窝,一天天的精力忒足,明明生病刚好,也一点不见疲态的,还有心情关心家的事呢。
呈哥儿直接被被子捂住,他睁着大眼睛往上瞧于丁一,映着仅有的光亮,在黑夜里也有着别样光彩。
呈哥儿往上拱,和于丁一贴的很近,说悄悄话:“今天被窝怎么不热呢?”
于丁一把呈哥儿紧紧的搂进怀里,用自已的体温暖他,说:
“刚铺的被子,一会儿就热乎了。明天咱们去自已家就热乎了。”
今天的火炕大概是没人烧的,还不如不回来了。
——
鸡鸣第一声的时候,于丁一就起来了,把一些锅碗瓢盆直接带去了新家。不忘把炕烧好,慢慢就热起来了,烧好水,煎好药,
特别是呈哥儿的中药早早就熬好了,稍微放凉等呈哥儿来喝。
他又快马加鞭的去房大哥家,还有清哥儿家找两口子中午来吃个饭,搬新家得找人来吃饭,来点烟火气。
也是找人热闹热闹,这些习惯还是要留着的,自家的碗可是从陶匠那里买够了。
这年代,什么都不便宜,随随便便的就是半个月的口粮,粮食产量还低,真不是抠,是真的舍不得用啊。
也没贵到买不起,但是这时候什么东西的产量都特别低,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摔了几个碗,买几件新衣服这一年就白干。
谁家的不会天天买东西,小夫妻新婚用的东西甚至多数都是从家里带的,添不上几样新的。
这新房子的总价也近十二两,各种细碎的东西,才是大头。
因为县城太远,都是从别家匀的,照这个成本,这些逃荒的人没点家底几年内都缓不过来,更别说盖房子了,刚来的时候于丁一预判有点失误。
第59章 热闹
新家要收拾的东西很多,于丁一在院子里一通忙活,收拾了大半天,才把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
这几天开始降温了,村里有不少人开始秋收了,他们这些种番薯的不着急,等明后天再下地收番薯。
呈哥儿今天早上也醒的很早,但是嫌冷不想起,就在被窝里穿衣服,蛄蛹蛄蛹着,抬头竟然就看见清哥儿和嫂子挽着手进来了。
清哥儿看见他这个样子就笑开了,拍着被子里呈哥儿的屁股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起啊,今天要搬家,不得收拾收拾东西啊。”
嫂子也在旁边笑眯眯都不说话,呈哥儿就跟半大小子似的,还赖觉,现在还蒙着呢。
呈哥儿刚穿好衣服就赶紧把被子打开,给自已证明说:“我起了啊,就是太冷了。”
嫂子扶着肚子拍他:“这么大了还赖炕,不是更该打。”
呈哥儿笑呵呵的答应着两人的话,赶紧起床把被子叠起来。
在屋里左右看看,没剩下什么了,都被于丁一拿走了。
清哥儿笑话他:“瞅什么,你家现在就差你了,还不赶紧走。”
“嘿嘿。”
三个人抱着被子就去了新家,果然新家就是不一样,深秋还把门开着,三个汉子正在把地里的土豆收起来放进地窖。
于丁一的地墒情很好,产量相当好,好在地窖很大,下来还有整齐的台阶,几个汉子很快就都收到了地窖里。
房鸿运拍着于丁一的肩膀说:“这地窖修的好,够大,多少粮都放的下,这才是过日子的样子。”
地窖虽然很黑,但是非常干净,整齐,还用木头围出一块挺大地方,显然是要放番薯的。一块小的地方放土豆和白菜,还有新收的芥菜,甚至有各种萝卜,青的,黄的,大的。
但是这些显然不能把大地窖放满,于丁一招呼着两人说:“房大哥,曹老弟到时候你们家的番薯土豆要是放不下就往这拿,地方有的是,有这木栅栏,根本不会混。”
大家都是和好几家一起混住的,公房很少有带地窖的,就算有也得一起用,万一混了,有的摩擦。
曹阳他一大家子一起住的公房里有地窖,还是自家人住在一起,所以用不上。
房鸿运是和兄弟们一起住,但是毕竟要在这里久居,几个兄弟要是要娶媳妇的,所以地是分开的,会一起种,但是收成就归自已了。
所以他笑着选择了一块地方,准备把自家的粮食放在这里,收拾好东西出了地窖就看见呈哥儿和清哥儿抱着被子带着云秀笑着走过来。
于丁一和曹阳赶紧过去接过被子,把几个人送进屋里,在炕上的小炕桌边上坐下,屋子已经烧了几天了,暖呼呼的。
桌子上是一人一个小碗,用夏天熬的果酱泡开的,还放了蜂蜜,清甜解渴。
清哥儿喝一口才笑着说:“我说呈哥儿怎么起的这么晚,原来于大哥早就把新房子收拾好了,他才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