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哥儿研究着:“猪肉有多少啊,卖掉吧,还能赚点钱。”
于丁一把钱聚在一起,装进钱袋子,搂过呈哥儿,用拇指按平他皱起的眉毛,说:“咱俩还不够节约啊,这都够仔细的了。”
他给呈哥儿细算:“盖房子,家具,农具,这都不算,以后要用一辈子的,咱俩肉都是上山抓的,粮和菜都是自已种的,盐都是房大哥给的,就买了几个鸡蛋。”
呈哥儿思考了一下,有道理说:“那行,以后鸡鸭咱家也自已养。”猪就不用了,太亏了,贼能吃不说,还等养一年。
于丁一把钱袋子递给呈哥儿,问他:“怎么了,这是,还开始查钱了。”
呈哥儿接过钱袋子,揣进怀里,愁道:“不止有咱俩了,以后还有宝宝,我,我想…”
呈哥儿支支吾吾的说不出口,他想让自已的孩子以后认字读书,这是太奢侈的事了,庄稼人想靠几亩地养出读书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寒门也得先是世家,哪个秀才不是从大地主家里出来的,没几个是从他们这小门小户里出来的。
他也不是想让孩子非要什么功名,只是想让他识字,可是庄稼人连纸都用不起,于丁一都是在沙盘里认字。
呈哥儿长叹一口气。
于丁一可见不得呈哥儿这样,问:“想让他干嘛啊,有什么是跟我不能说的。”
“我想让他识字念书。”呈哥儿也知道自已的想法太过分了,村里人人都羡慕秀才的叔弟不用带走,也没谁异想天开的养个读书人。
在村里,读书根本就不是他们能想的,给孩子读书一年用的钱,够一家人盖个房子,够买地,谁会打水漂给孩子念书呢。
谁家异想天开让孩子念书,要被全村人笑话三年,太不务实,太不脚踏实地,这不是,做白日梦吗?
好大个李家村只有村长家的儿子认几个字,还不是上私塾学的,是为了接村长的班才认的几个字。
隔壁的村子有钱,才养出一个秀才,在村里开私塾,非常贵,只有很有钱的人才去,还是因为听说当秀才给发地发钱,看秀才过的好,才试试。
后来秀才他也没能当官,官府后来也不发钱了,只能靠私塾赚一点,大家看秀才都过的那么惨,私塾也就没人去了。
他只能靠家里养着,官府发的地全是他夫郎自已种的,要不是他能替父兄免去兵役之苦,他过的只会更惨,光是村里人的嘲笑就够受的了 。
还得去镇里读书,不说房子私塾的钱,就是吃饭烧柴都要钱,谁会那些闲钱去镇里读书呢?
他也只是奢望,要是有钱能供起,就试试,这样,万一还有官府的人来,于丁一就不用像他爹一样被带走。
于丁一抱紧呈哥儿的胳膊,说:“这还不简单,我可以先教小宝贝儿认字,等他大了就送去私塾,咱家又不是供不起。”
他慢慢理解呈哥儿叹气难受的点,于丁一生活在义务教育已经普及的地方,那里的孩子都是要上学的,所有人默认读书的重要。
可是义务教育即使普及了很多年,上学不用花钱,还有有孩子连学都上不了,何况在土地产量低下,苛捐杂税都很多的异世呢?
于丁一轻轻敲呈哥儿的额头,提醒他说:“是不是忘了还有二百两的存款呢,钱根本不是事。”
呈哥儿才惊喜的想起,还有这一笔钱,银子这东西不切实的握在自已的手里,就像没有过一样。
他算着这些钱可以花多久,在呈哥儿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根本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他怎么算,这些都够花一辈子了。
于丁一感受着呈哥儿肩膀的震动,问他:“傻笑什么呢,不担心钱了?”
呈哥儿摇头,何止是不担心了,他现在就是大地主的财力啊,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第112章 大雪封山
前几日的大雪使得路面的积雪已经到了于丁一的腰腹,村民想要出去,或者上山,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要不是村里的土路一般被附近的人顺手清理了,连出门都是费劲的。
手掌拍打着木门,发闷的声响传进屋里,吵醒了正在睡午觉的两人,于丁一揉着眼睛去给人开门,李闯跳着脚进来了。
看见于丁一,拽着他就要往外跑,于丁一叫他:“哎,哎 ,李闯,松手,干嘛去啊,我先穿个衣服。”
李闯急的跺脚,挥手说:“快去,快去。”
“嗯嗯。”于丁一忙不迭的答应,跑进屋里拿棉袄,把躺着正要睡回笼觉的呈哥儿叫醒醒,在他的嘴上猛的亲一大口,说:
“宝贝儿,李闯找我有事,还挺着急的,我现在出去跟他去一趟,回不来你就自已先吃饭啊,不许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