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前在李阿爷家读书,偷懒看了几本杂书,有本书上写把污水变干净的方法。”
“这雨下的正急,咱们一时半会儿出不去,有小朋友都饿了。我想做个净水设备,咱们好煮些吃的不饿肚子。”
其他人一听先是惊叹他的学习能力,又觉得也可行。
“这木头都湿了,怕是不好烧。”时老三手里提着几根木桩。
“把它劈开,先烧里头的,外头的放火边烤着,就能烧了。”时时安回他。
“用我家的吧。”杨猎户把陶罐拿过来。
“谢谢杨叔。”
时时安冲他乖巧一笑:“杨叔这几日跟我家一起吃吧。等到了城里再买个新的陶罐还你。”
“哪儿能让你们家出,这水我们也用呢,咱们凑钱给杨猎户买个新的。”里正不赞同他。
其他人也连忙说不能让时家单出,一个罐子使不了多少钱,他们可都穿着时家的新衣服呢!
关于衣服,他们也没问,都以为是先前在府城买的。
“爹把这个陶罐底下凿几个洞。”
时时安给他爹说完,又对其他人说:“我要大小不一的石头,越多越好。”
“你们先用陶罐接水,一会儿用。”
时时安想了想先在最底部铺了一层医用棉球,又从空间海产区偷了几把沙子。
然后才把众人捡来的石头,按照从小到大一层一层排列。
做好这些,又用木头搭个简易架子。
“爹把咱家铁锅放在陶罐下头。”
“哥把雨水倒进这里头。”平安端着一陶罐雨水,缓慢的倒进净水陶罐里。
众人围作一团,屏住呼吸盯着水看。
外头雨水哗啦,时不时伴随几声惊雷,都不能让众人转移视线。
‘嘀嗒,嘀嗒’
先出来的几滴水清水看不真切,便有一道清澈透明水柱流下来。
“出来了出来了,还真是干净的水啊!”杨嫂子惊叹。
要不是她亲眼看着浑浊的雨水变清明,她也不敢相信。
“安哥儿真厉害!”杨大满满眼崇拜的看着时时安。
几个哥哥与有荣焉,一个个挺直腰背:“那当然,我弟弟最聪明了,那些书他看一遍就懂!”
话是这么说,他们也是第一次见这东西,新奇又有趣。
越来越多干净的水流出,直到接满一锅,众人还是不可置信。
“看不出来安哥儿还有这一手呢?”杨明挠着后脑勺,被里正敲了一烟袋锅。
“当初让你读书你不读,读了书啥都懂了!”
杨明嘟嘟囔囔的不说话。
哪是他不想读,是他不能读,他可不舍得一家人勒紧裤腰带只为了让他读书。
“以后让孩子们读,孩子才有出息呢!”
其他人也很赞同杨明的话。
先前不懂,只觉得读书当官。
今天看了安哥儿这一下子,众人觉得读书好啊,读书人啥时候都有办法!
第75章 洪水
没想到这雨一下就是五天。
里正和古大夫,李阿爷三个老人坐在一起唉声叹气。
“这不下雨吧不好,雨下多了吧,也不好。”
里正摇着头:“这么大的雨,快长成的粮食都淋坏了,可怎么吃哦。”
“这雨再下下去庄稼都淹死完了,哪儿还能吃了。”
李阿爷面色凝重:“大旱之后必有洪涝,这雨接连的下,不会要发洪水吧?洪灾一般不都是六七月泛滥的。”
里正听完也是沉重:“要是真发洪水,村子里的人怕是不好过了。”
“左右都是别人的命,你想太多也伤神。”古大夫拍拍他的肩膀全当安慰。
后头妇人们说说笑笑,做好饭就喊众人来吃。
杨猎户和时时安一家同吃,从起初的不安,到如今习以为常,不过五天的时间。
“又是白米粥啊?”杨嫂子烧着火砟舌。
“孩子们爱吃。”宋氏温柔笑笑。
“我家可太占便宜了,就一个破陶罐换了这么多天白米饭吃。”
张氏是个松快人:“怎么占便宜了,你们一路上没少帮我们,是我们应该的。”
杨嫂子谦和:“一点儿小忙,不值当记着。”
“我们安哥儿都说了让你家同吃,那就说明我家粮食够呢。”宋氏轻声说。
杨嫂子点点头不再言语。
只看了一眼孩子群里正在分糖块的时时安。
吃了饭,妇人们说说笑笑的收拾干净碗筷,孩子们在里头玩儿闹,男人们坐在一起聊天。
这要不是知道走逃荒路,还以为是出来游玩来了。
入了夜大家都睡的安稳,女人带着小孩子挤在一辆车上,男人们带着半大小子挤在一辆车。
外面雨声混着雷声,听了两三日也成了孩童特有的摇篮曲。
天将亮不亮时,白兔突然狂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