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名为:土豆,番薯。
现已发现此种优处颇多,可堪使用。
此良种已分发给各州府衙,每户可领五斤种植,若能种出高产朝廷有赏!
时老三现在人群里看着自已的名字笑开了眼,他不住的点头,看向众人时不自觉抬高了下巴。
“这东西真有那么神吗?”
“试试不就知道了,上头不是写了每户可免费领五斤吗。”
“那倒也是……”
“只希望这东西别作践人,别到头来忙活一年什么也没种出来。”
“……”
时老三听着他们的话直摇头,只要种了就知道这有多好了!
一个可以切四块,那就是四株。
一株少说可以结个八九十个,这五斤能收获不少呢!
时老三一副众人不懂的模样叹息着离开人群,揣着手往家走。
“是不是忘了啥?”他脚步一顿,皱眉思索半天。
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想不起来就算。”
他自说自话的往家走。
“回来啦!”
老兵们跟时家熟络后也不再躲着他们了,总是会主动的打招呼。
时老三点点头问道:“后头还没盖完呢?”
“快了,差封顶了。”
时老三点点头,跟他们挥手后就回家去了。
他刚走进院里,张氏就放下孩子问他:“买的东西呢?”
“什么东西?”时老三歪头不解。
张氏看了眼关沁和李嬷嬷,忍住了揪他耳朵的冲动:“我让你买几尺布,再顺便给孩子带点儿小玩意儿!”
时老三:……
他就说忘了什么,原来是忘了这个!
第364章 酸辣粉
六月二十日,粉条厂终于建好。
时时安先把做粉条的办法仔细操作给家里人看,而后再由他们去教广善堂那群老兵们。
关沁拿了自已的嫁妆后就在时家旁边买了个二进院的小院子。
她这个干娘做的称职,不光给两个小的收拾出了房间,连伺候的丫鬟婆子都买好了。
“张姐姐,还在忙啊?”
关沁和李嬷嬷走进来就看到时家院子里几个大人排排坐着切红薯土豆,搓成泥,而后过滤。
“上次做的没成功,我们再多做几次。”张氏挽着袖子,擦了把额头的汗。
“两个孩子在屋里跟哥哥玩儿呢,你快进去吧。”
眼瞅着关沁就要蹲下来帮忙,张氏赶紧拒绝。
关沁点点头,将带来的东西放下就进屋了。
“这天儿越来越热了。”时老三看着媳妇儿说道。
“都六月中旬了,再不热就说不过去了。”宋氏接了一嘴。
时老三点点头,比做前年是好了不少。
搓好两大盆红薯粉后,三个人擦一汗站起身:“齐活儿。”
“等静置好后再做一次酸辣粉看看成不成功。”宋氏洗着手,想起前几日做的酸辣粉。
味道不错,就是粉儿太硬了嚼不动。
静置两日后,盆里的浑水变得清澈,将清水倒掉,剩下的沉淀物晒干就成了淀粉。
将晒干的淀粉捏碎,充分搅拌成细腻的粉状而后倒入开水搅拌,待淀粉成为米白色透明状物质后再加入干淀粉搅拌。
而后放进早就雕刻好的模具里挤压成细条状,干粉就做好了!
“我去烧水。”时老三说着去了灶房。
锅中稍多一点油,冷油姜末,蒜末下锅,煸出香味。
放一大勺豆瓣酱,慢慢炒出红油,放猪肉末,慢慢煸出油脂,同时放干辣椒。
关火后,再放入老陈醋,鸡精,煮熟的红薯粉放入碗中,淋上煮好的酸辣汤,撒上炸黄豆,葱花,即可。
宋氏手脚麻利的做好一碗,酸辣粉的香味儿瞬间四散开来。
前头几个看孩子的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去嗅,如今天越发热人的胃日也少。
吃一碗这重油重辣的酸辣粉儿正合适。
时时安捧着碗稀溜嘴,他看向平安道:“那硝石什么时候可以找到啊?”
“要是现在有,正好可以陪着冷饮吃。”
平安轻舔了一下通红的嘴巴,小声斯哈一声:“太子殿下已经派人去寻了。”
“那东西众人都没见过,怕是不好找。”
关沁吃的鼻尖冒汗,一个多月的接触让她对时家有了了解。
她从起初的惊讶到现在的习以为常,甚至隐隐有些佩服他们。
能带着村人一路南下来都城,又建立起自已的家园,怎么说她这个干亲认得都太值了!
李嬷嬷吃一日唉一声,倒不是她不喜欢,而是她太喜欢了。
可这辣的东西她活了半辈子都没接触过,冷不丁一吃上,肠胃受不了刺激。
“平安吃完了去给卜尘几个送一碗去,这次做的多。”宋氏吃完搁下筷子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