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小雨因为年龄到了,学院管的也不紧。
除了时时安,夫子当时对他直叹息,想来还惦记着他的试卷,没想到人堕落的这么快。
夫子虽然摇头叹息,可假到底是给了。
时时安一路走向地里,果不其然三叔和赵大人他们蹲在发了芽的苗前翻着红薯穰。
一旁的玉米已经快和时时安一样高了,苍绿的叶子随着风飘动。
“三叔!”时时安大喊一声。
时老三抬头看到他,还以为自已出幻觉了:“你咋回来的?”
“和娘一起回来的。”时时安跑过去道:“三叔要是得空去山上砍几根这么粗的竹子呗。”
时时安比划了个四五厘米的大小。
“要竹子干啥?”时老三虽是这么问,却站起来跟着他走了。
“想做竹筒饭。”他解释道。
“成,你先回去吧。”时老三点点头,扛着锄头就走了。
时时安跟赵大人几个说了几句也回家去了。
一到家,宋氏和张氏两个穿的跟官家夫人一样,描眉化唇,头面首饰都戴起来了。
“这是?”
“我们去逛庙会,你快去换身干净衣服,咱们一起去。”宋氏催促他。
“我这衣服干净着呢。”时时安不换,他话音刚落平安和时小雨也换好衣服走出来。
这么一对比,只把他衬的跟个小厮似的。
不过他不在意:“快走吧,一会儿人多了该排队了!”
宋氏无法,只得拉着他走:“一会儿到了地方别忘了给你爹和二哥,二哥夫郎祈福。”
“他们在外头到底不比家里。”
宋氏说着叹日气,又担心起丈夫了。
第339章 干亲
一路去往庙会的人多,无论是走着还是乘马车的自动排成一条队伍。
宋氏撩开车帘望去,外头熙熙攘攘都是人群。
她缩回头:“是该出来早些,外头都是人,祈福怕是要晚些了。”
“晚些就晚些罢,左右我们也无旁的事。”张氏逗着婴儿车里的孩子,小孩子见长,这会儿已经识得许多东西了。
宋氏推开后车门,杨猎户驾着牛车就跟在后头。
“这会儿人多,堵在这走不动了!”宋氏说道。
“没事儿,多等会儿吧。”杨嫂子立马回她。
“糯米粉带够了没有?”她又问。
“带够了。”宋氏点头。
这里的习俗是端午节每家都要磨糯米粉,给遇到的每个人抹一点儿,作为祝福。
以前糯米贵,家家都是咬着牙磨出一小捧,被人摸了就点一指头摸回去。
如今好过了,时家和杨家的几个都装了小半袋子过来。
等了一会儿人群才开始动起来。
一路到达庙会,最先吸引人们注意的是一声声震天响的鼓声。
时家人下车后就跟着人群往里走,一进去,漫天飞舞的糯米粉落在人们的头上,衣服上。
时时安眼疾手快的给两个小的遮住脸,才幸免他们被糯米粉糊住。
“不要挡,这是祝福呢。”张氏乐呵呵的挪开他的手,捏了捏两个小家伙儿肉嘟嘟的脸。
“哥哥疼你们呢,长大了要对哥哥好哦~”
来往的人都被婴儿车吸引,接着就看到里头躺着两个童子似的小孩儿。
穿着一粉一蓝一模一样的衣裳。
“这是双胎啊?”一个被丫鬟扶住夫人看的心热,弯下腰来看两个孩子。
宋氏和张氏两个不着痕迹地一左一右护住孩子,张氏道:“大年初一那日生的,可磨人了!”
“大年初一啊……”那夫人鼻尖一酸,忽然叫身后的婆子。
“李嬷嬷,把盒子拿来。”
李嬷嬷端着一个红木盒子走过来,上头用金漆烙了繁复的花纹。
那夫人拿着手帕轻点眼泪,而后打开盒子,从里头拿了一对金锁出来。
“使不得,使不得!”张氏赶紧拦住她要放在孩子身上的手。
那夫人笑开了:“我与这俩孩子有缘,夫人就收下吧。”
“不成,不成。”张氏还是摇头:“这太贵重了。”
李嬷嬷叹日气,随即笑着说:“夫人还是收下吧。”
“我们夫人……”
她惋叹一声:“我们夫人年初也被查出了双胎,被府里……可惜了那一双麟儿,还未出世就没了。”
宋氏没见过高门内宅的斗争,也明白了几分:“……”
张氏眼眶一红,抓住那夫人的手:“莫憋在心里伤了身子,孩子还会有的。”
那夫人眼眶一红:“多好的孩子啊。”
“这原是我为他们准备的,可惜……”
“夫人要是不嫌弃就收下吧。”那夫人手帕拭泪,说完又道:“这东西请佛家念过,不会……”
她说着又红了眼眶,想来丧子的疼痛还未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