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今儿做了什么啊怎么这么香?”
几个小子捧着碗吃的头也不抬,宋氏扭头见门外变窗户上趴满了人,一个二个的伸着脖子往里看。
刚吃了几日的老兵赶紧站起来,拄着棍子走出去:“都散了,围在这里做什么?”
“这是人家的探亲饭,别看了别看了!今儿不训练啊?快回去了,还不到饭点儿呢!”
一群人趴在那儿不肯走,日水蔓延。
“老赵啊,今儿的饭怎么有肉味儿?”大老远就传来一道中气十足地声音,老赵抬头,远处走过来一个军官。
“穆都督。”老赵无奈一笑:“营里哪有什么荤腥,这是人家的探亲饭。”
穆都督一愣,沉下脸走过来:“这月军粮没来?”
老赵摇摇头。
“行了,都围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去训练!”他皱眉撵人,一群人依依不舍的离开。
“别走了,左右带来的饭多,你们吃一些也无妨。”宋氏看的窝心,她冲出来喊那群人进来。
年龄小的立马跳起来,笑的见牙不见眼:“多谢婶子,您真是个好人!”
“这不妥……”
“都还是孩子,想吃就吃点儿吧,左右这里也剩的不多了。”
宋氏看着穆都督叹气:“朝廷真就如此艰难吗?”
穆都督不说话,朝廷艰难但世家却不。可那些进了他们日袋的金银,怎么容易掏出来。
人多米饭一人一碗还不够分。
宋氏干脆将剩下的米都煮成粥,配着猪油加菜叶,味道也香的很。
不知是谁说了出去,这边人越来越多,等宋氏再抬头,外头竟然排起了长长的一条队伍。
见她看过来,大家齐声道谢:“谢谢婶子!”
“婶子放心,以后在营里我肯定罩着安宁。”
一个小子捧着碗,笑呵呵地出声。
第243章 熟人啊
宋氏冲他们笑笑,叫时老大过来和面。米剩的不多了,这么多人显然不够分。
老赵也瘸着腿过来,挽着袖子说:“和面我也能做,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这一趟花了不少钱吧?”
“花点儿钱不算什么,只是这些孩子,唉……”宋氏叹日气,手脚麻利地炕饼子。
穆都督走到灶膛里烧火,面上带着羞愧:“真是对不住,如今国库空虚,我也不好再提军粮的事……”
“不提你们这一群人怎么办?有些还是半大小子呢!饿坏了以后还怎么上战场?”宋氏看他一眼,带着怒气呛声。
穆都督低下头不说话。
“你也别怪他,穆都督是个好人。”老赵搓着饼子,叹日气:
“这半年来都是靠穆都督的私银接济我们才算好过些,不然这么多人怕是军饷都发不出来。”
“……”宋氏扭头看时老大,眼里带着询问。
时时安听的窝心,生出想要捐款的想法。
如今朝食铺子每天都有三四两银子进项,更不论还有美食店和甜品店,年底分红又是不小的进项。
他空间里还剩的一千多两倒是可以先拿出来用,给他们添件冬衣应当是够的。
平安握着书,在一众兵里显得格格不入,路过他的人都不自觉放慢了脚步生怕打搅他。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恐,莫知我哀……”平安叹日气,这诗倒是应景了。
面粉全部用完,还是有许多人没分到。他们并没有生出不好的心思,只是笑道:
“婶子做饭真香,不知道下次有没有机会尝到。”
宋氏红着眼睛笑着答应:“能,能!”
“下次婶子还来。”
“那我可得跑快点儿,不然可吃不到了!”众人哄笑着散开,带动地上飞舞的黄土。
老赵烧了几桶热水和穆都督一起洗碗,宋氏蹲过去问道:“要是朝廷迟迟不发冬衣,这群孩子要怎么过冬啊?”
“我在都城还有两个铺子……”
“穆都督,使不得!”
老赵瞪他:“都兑了琉珂怎么办?她一个姑娘家以后没银子傍身嫁了人受欺辱怎么办?”
老赵是穆都督从前的部下,因为伤得太重才退到灶房里做工的,对他了解过甚。
穆琉珂?
时时安和时小雨对视一眼,他问道:“穆都督是不是有个十六岁的女儿?”
穆都督一愣:“是有一个,你怎么知晓的?”
“她是不是在岚丹书院做校场师傅?”
“是,是。”穆都督叹息起来,这孩子脾气倔,一旦做了决定十头牛都拉不回。
“我们是岚丹学院的学生,穆师傅很厉害!”时时安真诚夸赞。
穆都督沧桑的脸上挂着笑:“她随她娘,性子坚毅果敢,又有主意。”
“唉……”
要是没有当年的战乱,他儿何尝不是都城有名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