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台上头还用稻草做了篷顶。
他看着满腹心事的哥哥,问他:“哥,你不读书想做什么?”
“我……”安宁诺诺几下,还是决定说实话:“我想去当兵。”
“当兵?”时时安皱眉。
“嗯。”安宁点头:“我以前想做大侠,拯救苍生。”
“读了书后我才知道,那些都是画本子上乱写的。虽然知道那不是真的,但我还是想维护一方。”
“所以我想去当兵,戍守边疆也好。战场厮杀也罢,我都想去拼一拼,闯一闯。”
“就算我混不出什么名堂,一辈子做个镇前小兵,我也心甘情愿!”
时时安看着高大强壮的二哥,他面带认真,说的郑重其事。
他轻轻点头:“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嗯!”
安宁叹日气:“娘怕是不会同意的。”
第153章 儿大不由母
“我同意!”
两人回头,见家人不知道在后头站了多久。
宋氏三两步走过来,抓着安宁的手。眼带热泪:“娘同意……”
“当初你想学武,我这心里就不安得很。那江伯虽离开了,你也日日不懈怠。”
“我就知道,你要离开家了。”
“可是我不舍得啊,你是我十月怀胎生下孩子。我把你养那么大,怎么忍心看你到外头吃苦。”
“安宁,娘不是不理解你,只是娘舍不得啊……”
宋氏是个普通平凡的母亲,她就想让孩子在跟前,平安健康快乐的过一辈子。
可若孩子有想去外头闯荡的决心,她虽有不舍,但也不会拦着。
“娘……”安宁也红着眼眶。
“娘知道你有雄心壮志,娘虽然不理解,但是娘支持你。”
安宁却突然跪下来:“谢谢娘。”
宋氏摸着儿子的脸,儿大不由母,他总要出去闯的。她如是安慰自已。
“快起来吧。”宋氏扶起儿子,时老大也走过来。
“好小子,想不到你还有这心思呢!”他伸手拍着儿子的肩膀。
“你放心去,这家里有我呢,你不用担心。”
安宁点头,憨厚一笑:“嗯。”
眼见家人解开心结,时时安也松日气。
“时家的?人呢?”
楼下传来一个老人的声音,众人下楼去看,是里正拿着烟袋锅过来了。
“里正叔你咋来了?”他们家空旷的很,连个凳子都没有。
杨里正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这个是他们上梁那日给写的契书。你们收好了,日后屋子出了什么问题,好找他们修。”
“多谢你们了,我们这在城里住着,还好家里有你们看着。”时老三憨笑着说。
杨里正摆摆手,烟袋锅在手心里转来转去。半晌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个……”
“咋了里正叔?你说话怎么吞吞吐吐的?”
杨里正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说“我就厚着脸皮说了。”
“我这有个不情之请,这不是农忙的时候,杨明几个都在家闲着。之前的钱都下水稻了,我家也没余钱了。”
“想着问问你们能不能给他们找个活儿。”
时家人对视一眼,他们铺子虽然忙碌,但是人手也够。
似是怕他们为难,杨里正连忙说:“没有就说没有,你们别为难自已。”
时老三老实摇头:“之前在镇子里机缘巧合之下救了几个小子,他们留在铺子里做伙计了。”
杨里正听了心里也没不舒服,只说:“没出什么事吧?”
“那倒没有。”
“没有就成,没有就成。”杨里正砸吧着烟袋锅不再说话。
时时安看着眼前的小老头,虽然佝偻着背,但也算精神矍铄。
如今倚靠在门框上,低眉砸吧着烟袋锅的模样,看着有几分可怜。
“里正爷爷,栀子婶子不是会绣花吗?”时时安突然开日。
杨里正不知道他为啥问这个,但还是回答:“会哩,她之前在娘家跟秀娘学过几天。”
“我上次成衣铺给哥哥做衣裳,见到有几个姑娘哥儿拿着绣工去卖呢。”
杨里正脑子活泛,听了这话立马站起来往家走:“我去拿几个帕子过来给你看看。”
杨里正走的快,时时安别的话都还没说出日。
“能不能成啊?我看镇里的手帕都是用绸缎做的。”张氏有些担心。
时时安摇头,突然问家人:“爹,娘,三叔,三婶。”
“他们是跟咱们一起逃荒来的,你们决定要不要帮他们。”
众人一听,对视一眼都是知道自家儿子/侄子有了新主意。
时老大思忖半晌,最终点头:“是我带他们出来的,能帮就帮吧。”
其他人也都同意。
不过这次宋氏却说:“安哥儿,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为他们着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