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不说读书如何。便是只论日后嫁人,我也不会与一个不理解我,不支持我,不欣赏我的人结婚。”
“读书本就是开智,明理之举。却被有心的迂腐之人分为三六九等。”
“凭什么女子哥儿不能读书?因为他们怕!”
“他们怕女人懂得世间道理后不安于后院,怕女人不再受他们掌控,怕女人站立起来,甚至踏在他们头上!”
“圣人说了许多有道理的话,唯独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被那些迂腐的读书人误解!”
时时安一席话说得语调淡淡,听着确实令人振聋发聩。
宋氏呐呐地看着他,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
“娘,我们不能被世俗的目光困住。”
“太子君敢放弃清誉名声,毅然披上战甲勇闯沙场,为的不仅仅是情爱小事。更是为了心中理想抱负!”
“所以他开创了岚丹书院,是为天下同样有雄心壮志的女子哥儿一个希望!一个有可能实现心里抱负的希望。”
“女子无才便是德,不是不让女子们读书明智。而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好的才情,也要有好的德行。”
时时安看着一脸震惊的宋氏,最后安慰她:“娘,世上不是只有嫁人一种活法。”
“我也不要被莫须有的名声绑住,我只要做我自已就好。”
宋氏张着嘴,却没像上次那样说出,不嫁人怎么行之类的话。
“安哥儿……”宋氏看着儿子,只觉得他无比陌生。“你……还是我的孩子吗?”
“是,我一直都是你的孩子。”时时安眼神坚定。
宋氏心慌的点头:“是就好,是就好……”
“娘,我希望我们家越来越好。”
时时安抓住宋氏的手,没再说什么。他应该多给他娘一些转变的时间。
他们离开后,糖水铺二层打开一扇窗。
连嘉佩与一个与他有几分相似的哥儿面对面坐着。
“是个明慧之人。”那人点头。
第120章 三婶往事
时老大不知如何与张氏说的,当天晚上一家人赶着夜路就来镇里了。
宋氏来开门的时候,几个小子都睡下了。
“怎么这么晚来了?”宋氏连忙把人迎进去。
张氏精神的很,她一把抓住宋氏的手:“雨哥儿能进书院的事是真的?”
宋氏想起时时安的话,怔怔点头。
张氏突然笑起来:“真好,真好!”
她激动的眼角都泛起泪花了:“能进书院,是咱们修来的福分呢。”
时小雨赶紧安慰他娘:“娘,这是好事呢,你哭什么啊。”
“娘不是哭,娘是高兴。”
张氏抹着眼泪:“我那时候要是也能读书,就不会有遗憾了。”
张氏笑着摸时小雨的头,儿子能读书,也算弥补了。
宋氏怔愣地看着她:“你同意雨哥儿入学院读书?”
张氏奇怪的看她:“为甚不同意?这是好事啊。”
宋氏抿嘴低头,一副不欲多言的模样。
张氏看出她有心事,嘱咐时小雨快去睡,拉着宋氏进了屋子。
时老大两兄弟对视一眼,得。他们又要去堂屋对付一晚了。
张氏拉着宋氏进屋后,并没有问她什么。而是坐在床上讲起了她小时候的事。
“十岁那年我们村开村学,我在门外偷听了几节课。”
“那夫子是个有趣的先生,他看到我并未把我撵走,而是叫我进去听。”
“我开心极了,并未多想。那一下午是我最幸福快乐的时候,我比一屋子的小子学的都快。”
“可是,这事被村人知道了,他们添油加醋的在村子里传起来。”
“我爹因为受不住流言,回来把我关在屋子里打了一顿。我娘在门外哭的撕心裂肺,被我几个兄长拦住了。”
“他们也觉得我不该读书,不该出去丢人现眼,不该害他们丢脸……”
张氏说着,并没有多愤恨的语气,她只是擦着眼泪,像是在说别人的事一样。
半晌,她抬头看着宋氏:
“大嫂,我知道你是如何想的,但是如今不是那时候了。孩子们有条件,我们做父母的为何要用规矩教条去管制他们?”
“为人父母总是担心许多事,担心的多了就成了阻碍。我们既成不了孩子的助力,就不要成为他们路上的阻力。”
“燕子……”宋氏看着她,呐呐点头:“是了,是了……”
俩妯娌彻夜长谈,第二日都顶着一双黑眼圈。
时老三看到她们一愣:“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俩睡堂屋了,瞅瞅这眼圈青的,跟被打了一样。”
张氏翻个白眼:“胡说什么,还不快去准备早饭。”
昨日说了今日不开张,时老三笑呵呵地去灶间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