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康熙帝正在朝晖堂用晚膳。
他放下玉箸,雅致矜贵地咽下口中的金丝肉卷,稳稳地抓住事情的重点:“卫氏?”
“就是卫丫头的,姑姑。”
梁九功斟酌着措辞:“那卫氏奴才之前碰上过一次,就是乾清宫解封那日,来找卫丫头。奴才当时瞧着很清透的一个人,不像是想不开的……”
“朕看你是越活越回去了。”
康熙帝不悦地打断他,示意他继续布菜,而后又幽幽道:“有人会将‘坏人’二字刻在脑门上么?这前朝后宫,哪个人瞧着不都是光鲜亮丽?”
又有几个表里如一、干净无害?
眼前,有一道青葱如竹的直挺背脊一闪而过,清清冷冷的俏脸上,都懒得攒起一点谄媚……
这时殿外忽然秋风乍起,吹得门窗“咯楞咯楞”作响。
康熙帝瞧着眼梁九功夹到白玉盘子里的酱香鸭舌,眉心莫名一皱,拿起的玉箸又放下,忽然就没了食欲。
梁九功吓得一激灵,忙是屈膝跪地,“万岁爷息怒,是奴才该死,您千万别因为奴才的罪过而影响了进食。”
“与你无关。”
康熙帝摆摆手,叫他起来,凝着窗户沉思许久。
以那人的一身清冷傲骨,决计不会轻易来乾清宫低头,指不定这会正在风里奔波。
“撤了吧。”
康熙帝摆摆手,立马有小太监从善如流地将一盘盘几乎未动的菜撤下去,又有人端来温水和帕子。
净手过后,康熙帝忙里偷闲到书案前写起大字。这项消遣蕴含着墨香,最是修身养性。
梁九功站在一旁侍奉笔墨,只见白色宣纸上赫然立着四个笔锋强劲的大字——作壁上观。
“先叫慎刑司按照正常程序审问,”康熙帝重新铺开一张宣纸,复而提笔,又补充了句:“切莫屈打成招。”
“嗻。”
梁九功大概摸透了主子的五分心思,另外五分则在第二幅大字上面——静候佳音。
这是要收网了啊!
然而令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第二日事情突然来了个大反转。
说是承认与卫姑姑对食的那位管事太监,改了口供。
指证真正与他私通之人,是浣衣局的管事刘嬷嬷!
第15章
那夜离开慎刑司,云卿彻夜未眠。
她翻来覆去梳理着整件事,逐渐发现事情尚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此局有解。
该事件的关键人物分为三部分,佟贵妃并刘嬷嬷等人,卫姑姑,以及冯管事。
佟贵妃那边的人,自然不可能轻易改口。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冯管事了。
这件事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冯管事都逃脱不了一死。那么又是什么理由,让他甘愿赴死?
报恩,被胁迫,为了家人日后的富贵?
第二日经打探,冯管事还有一位老父亲。身为管事太监,不当值的时候是可以出宫的。冯管事孝顺,经常出宫去探望父亲。
事情似乎有了新转机……
云卿当即给卫氏家中写信,怕佟贵妃等人作手脚,特意转手给小福子,请人帮忙捎出宫去。
此事关系着整个家族的名声,原主父亲卫长弓很快回了信,信封里还有一块老旧玉佩。玉佩已被磨得光滑锃亮,可见是贴身的稀罕物件。
可惜玉佩的主人,已不幸身亡。
小福子悄悄将玉佩拿到慎刑司,冯管事见到后,当即痛哭流涕,“明明说好的,不会伤及他老人家的性命哟……”
冯管事整个人一下子老了十多岁,待泪流干后,转而反咬住刘嬷嬷,“你们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
……
可惜就在云卿等人松口气的时候,冯管事死了!
并且慎刑司的人还一口咬定——是小福子杀死了冯管事。
“您说谁?”
当刘嬷嬷将她叫过去问话时,云卿怕暴露小福子与卫姑姑的关系,故作疑惑:“这事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这事看着和他没关系,实则关系大了。”
刘嬷嬷冷笑,“我真没想到,卫氏这个当姑姑的不知廉耻就罢了,就连你这个小的都按耐不住寂寞,早就跟小福子暗中勾搭上了。小福子为着帮你,什么事做不出……”
“刘嬷嬷!”
云卿怒了,平日收敛起来的太子妃气场全开,目光凌厉摄人,“虽然您是管事嬷嬷,但也不能平白诬陷人。按照宫规,诬陷造谣可是要被当众杖责的!”
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奴性使然,刘嬷嬷被吓得一哆嗦。
那一瞬,仿佛面对佟贵妃的雷霆震怒,她控制不住地双脚发软,差点跪在地上求饶。
“你……你个小贱蹄子,谁给你的狗胆,胆敢顶撞我?”
刘嬷嬷好半晌反应过来,她面对不过是手底下的一个宫女,并非执掌生杀大全的上位者,当即腰杆子就挺起来了,抬手就一巴掌抡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