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卿这时方回道:“回太皇太后的话,奴婢自小在江南长大,与汉人接触较多。家里面请的女师父也是汉人,对诗书颇有研究,但奴婢愚笨,只学了些皮毛。”
为人真实,态度谦逊,孝庄太皇太后还算满意。
她又问:“太子殿下说你教书通透,可是在家中曾为姊妹讲习过?”
这次不等云卿答话,小奶团子又一次重重点头。
嗯,他没话说,就是有在点头。
孝庄太皇太后被他逗笑,“咱们胤礽又有话要说?”
“回乌库玛嬷的话,云卿家中有一个嫡妹,因着家里母亲去世早,所以云卿以前在家里时会看顾嫡妹读书识字。”
“哟,你又都知道了。”孝庄太皇太后啼笑皆非,搂住他狠狠亲了口。
不过这事,倒叫她有点体味到康熙帝的感受。
长姐如母,这卫氏在家里便会照顾人,是以到了宫里伺候主子也是尽心周到,以至于自家孙子才会越来越看中她。
“回太皇太后的话,奴婢才疏学浅,照顾幼妹也只是到她十岁,而后便请专门的女师父亲自教习了。”
云卿徐徐回道。
其实,孝庄太皇太后话说到这,她大抵已猜出,此行的意义。
原是那次家宴上,康熙帝曾提及科尔沁的索绰娅格格,会进宫里来陪伴太皇太后。当时提到,这位索绰娅格格很喜欢汉家文化,康熙帝提议让她跟着云卿学习。
只是云卿想不透,以孝庄太皇太后对她的排斥,怎么会忽然应下此事?
毕竟,现在连康熙帝都不怎么搭理她了。
自打落水事件后,两人不曾再单独说过一句话。他大多时候都乾清宫前面的门走,她也有眼力见的特意从后门绕行,一般碰不得。
即使偶尔撞见,她蹲身请安,他也会对她视若无睹,好似变了一个人似的。
想来,他是真恼了她。
倒是梁九功还是同以前一样,偶然有个见风使舵的奴才想为难她,当日就被打发去了慎刑司。
还有一次,梁九功对她欲言又止,似乎想说什么,远远瞧见康熙帝,麻溜就离开了。
云卿心里琢磨不透。
都说梁九功的态度,能变相反映康熙帝的态度,可这俩人如何这般矛盾……
“叫索绰娅过来吧。”孝庄太皇太后发话,“卫氏,你也起身。”
云卿徐徐起身,“多谢太皇太后恩典。”
很快一个又高又壮、穿着红色骑马装、扎着一头长长小细辫的姑娘,就欢呼雀跃的跑进来了。
“你就是我的汉家师父?”
她生涩而简陋地朝孝庄太皇太后、胤礽行了礼,转头就站到云卿跟前,一巴掌拍在她肩上——
云卿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奴婢卫氏云卿,见过索绰娅格格。”
云卿强忍着肩膀上的闷痛,规矩行礼。
“好说好说,我这人没那么多规矩。你只要有能耐,我就敬你为师父。”
索绰娅性格奔放,长久在草原上骑马帅太阳,胖乎乎的圆脸晒得黑红。但笑起来一口白牙,很是讨喜。
云卿虽然被“不太友好”问候了下,但对这个友好姑娘的印象,很是不错,“奴婢竭尽全力,但求不辜负格格的期盼。”
而后索绰娅又围绕着云卿问了很多事前准备好的问题,比如“李白是哪个朝代的?”,“为何杜甫那么有才华,却说他一直郁郁不得志”,“宋朝八大家都有谁”……
诸如此类六岁孩童都知道的问题,于云卿而言,着实没有任何难度。但她还是一字一句认真解释,不曾有丝毫的不耐和轻视。
孝庄太皇太后和苏麻喇姑对视一眼,不经意点点头。
扪心自问,索绰娅脑子里每天都会冒出来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她都觉得烦扰不堪。
可见这卫氏是个好性子,不是装出来的。
“行啦,你这个师父,我认下啦!”
索绰娅又是一巴掌拍在云卿另一个肩头,爽朗大笑道。
云卿可谓是苦笑不得。
“索绰娅自小在草原长大,虽是你与年纪相仿,但接触汉家文化的时候不多,想来你能教习十岁幼妹,也能与索绰娅略略讲通些诗词。”孝庄太皇太后也被她俩逗笑,“后面一段时日,就辛苦你了。”
“都是奴婢应该做的。”
云卿见礼到一半,就被索绰娅格格拉着跑出了慈宁宫,“老祖宗,那索绰娅就先跟师父去学诗啦!”
而后,一溜烟就没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