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他又道:“不过之后走的都是陆路,马车颠簸,行路不快,恐怕还要好些时日才能到秦国王都。”
沈安言微微一笑,表示无碍。
秦怿派来接应的人到了,袁墨为沈安言在后背又垫了两床厚厚的被褥,让他舒舒服服地靠坐在马车内,才下车去见人。
沈安言动手,掀开了车后的帘子,看到了周围都是一片黄沙荒土,一眼望去,前路茫茫,什么都看不到。
那应该就是秦国与睿国的边境。
前来接应的是一位穿着盔甲的将军,身材高大魁梧,常年的战场厮杀让他面上带着杀意,可见到袁墨时,面上却没有半点将军该有的神气与高傲。
甚至还主动上前激动又欣喜说道:“果然是你。”
袁墨朝着他行礼,将军便赶忙扶住他。
两人凑近了一些,他才轻声道:“殿下让我来接应,我本不愿,可听说护送之人是你时心中又十分疑惑,以你的本事,怎么会甘愿到一个毛头小子手底下做事?”
“毛头小子?”袁墨疑惑不已。
那将军便道:“怎么?你还不知道吗?”
“知道什么?”
“那车上的,不是诸葛家唯一的后人吗?”
“诸……”袁墨看了一眼马车,随即将那位将军拉到了一旁,压低声音问道,“你哪儿听来的谣言?”
将军十分迷茫,“殿下说的啊,殿下命我前来接应,说这位公子便是诸葛大人当年不慎遗落在睿国的后人,殿下欠了诸葛大人的人情,当年便承诺过一定会替他将后人寻回,否则何必为了一个毛头小子这般大动干戈?”
听到这话是秦怿说的,袁墨即便心中百般疑惑,也不敢拆对方的台,便只能道:“我……不知。”
将军点头,“你不知也无甚,毕竟诸葛大人当年死得那般冤,殿下有心要替诸葛大人留下这后代,自然不会将那位公子的身世到处说,不过殿下既然愿意让你留在这位诸葛公子身边伺候,想来之后也不会瞒着你。”
只是顿了顿,他又道:“我只是替你不平,以你如今的本事,何须伺候区区一小儿。”
袁墨却道:“殿下自有殿下的安排,更何况就算公子不是诸葛大人的后人,我也愿意留在他身旁伺候。”
将军愣了下,“怎么……难道这位诸葛公子,确实得了诸葛大人的真传,十分厉害了得?”
“倒也不是……”袁墨一时说不清楚,只是道,“既是殿下有令,我自当遵从,更何况我与阿郎心思从不在朝堂富贵上,伺候谁都一样,公子还救了我兄弟二人性命,便是没有殿下的吩咐,这份恩情,也该偿还。”
这话说得将军更好奇了,明明是袁墨袁朗兄弟二人一路保护沈安言,怎么反倒变成他们兄弟二人要报恩?
只是他要开口询问,袁墨便抬手阻止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也不用好奇,只要听从殿下吩咐即可。”
将军点头,可又忍不住道:“我只是好奇,到底什么样的人物,非要我来接应。”就算是诸葛家唯一的后人,也不必这般谨慎小心吧?
莫非睿国还能派出大批将土来追赶?
不只是将军好奇,袁墨也好奇,还震惊。
他虽然一直知道沈安言得到那两位主子的重视,连玉凫都亲自入摄政王府冒险救人,秦怿还亲自到睿国筹谋,可……可入了秦国地盘,还特地命将军前来接应,这般殊荣和重视,绝不是区区诸葛家后人可以解释的。
那位诸葛大人的确厉害,但再怎么厉害,在秦怿眼中,也不过是个臣子,更何况人都死了,也没什么价值,怎么值得这般筹谋,就只为了救一个可能没什么用的后人?
第241章 赴秦国(二)
袁朗端着吃食和汤药过来,没察觉出气氛的不对,笑嘿嘿道:“大哥,汤药煮好了,我这就拿去给公子。”
袁墨则道:“你笨手笨脚的,我来吧。”
“哦……”
马车前方的车帘被掀开,将军隐约看到了沈安言的身影,却看不真切。
不过能看出,这人被包裹得十分严实,若不是个病秧子,那便是身受重伤。
将军抬手,待贴身心腹急忙走到他身边时,才道:“让大夫过去看看。”
心腹道:“是。”
而沈安言依旧靠在马车壁上,侧眸盯着边境线的方向。
袁朗也朝着那边看去,却什么都看不到,好奇道:“公子在看什么?”
沈安言便收回视线,朝着他微微一笑,喝了茶水后,嗓子倒是润了一些,又休息了许久,能勉强说话了,“没什么……”
袁墨则是猜测他心中舍不得故国,如今离开,难免伤怀,把药递给他后,轻声安抚道:“公子,睿国离秦国也不远,这场仗也打不了多久,之后必定是要议和的,待公子在秦国养好伤,还是可以回去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