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编剧整个人都麻了,点了点头。
是了,鉴于《谋国》这本小说出产自某点家,再鉴于这本小说创作的时间点也不是现在,而是五年前,再再鉴于男主角有一个很凄惨的、宛如慕容复一般的灭国的身世,理所当然的,书里面的男主角,就是个平时没什么表情、一脸苦大仇深的面瘫式人物。
“性格不受年长人士喜欢,这种少年天才更加不受考了十来年都没能考过院试的学子们的喜欢,甚至连高级班的先生对他这种恃才傲物的性格也非常不喜,于是很自然的,为了给新同学一个下马威,男主角来上课的第一天,先生宣布,来个摸底考试!”
“按照科举的考试模式,每一门都要考,要让某些同学知道,哪怕你一次性通过了童生考试,也不意味着院试你就可以掉以轻心!”
其实从先生的角度来讲,这个意图是没问题的,因为童生考试确实对于读书人来讲不算很难,更多的还是背一背的内容,只要你四书五经之类的都背出来了,对里面的意思基本上能答对,这个考试你就能通过。
但到了院试阶段,你如果考过了就是秀才,可以享受国家给予的福利了,这个考试当然难度上就加大了,开学第一堂课想让学生重视这门考试,用考试的方法,这都没问题。
如果是常规考试,那男主角是不怕的,他虽然对这个新王朝非常的没有好感,但他本人的文科水平还是很高的,不论是背诵部分、词句理解、甚至文章著述,他都完成得非常好。
但好死不死,人家先生为了给他个高端的下马威,还给出了一张数学试卷!
这就很过分了。
正常人谁特么科举考试考数学啊!
先生说那也有考数学的啊,人家明算科考的就是数学啊,我出一张算术的试卷怎么了?
男主角:“……”
我特么来你们学校读书是为了考科举的,你上来给我考个科举考试不考的科目是几个意思?
你这不就相当于我特么在准备高考,还有一百多天就要考试了,突然学校出幺蛾子了,说大家先把手里的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都放一放,准备一下等下我们要去考声乐。
我特么正在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呢,你说让我们去考声乐?
我特么和你争论说高考不考声乐能不能别浪费时间去考了,我想多花点时间在文综上面,你跟我狡辩说那人家声乐考得好的也可以通过特招进入优秀的大学啊!
这话换成你,你听了气不气?
反正男主角是很生气的,尤其是他还看到了台下那么多幸灾乐祸的脸,他知道这门考试唯一的目的就是全场所有人都要他丢脸。
他想我好端端来念书,你们非要逼我开大是吧?
知道我是谁吗?!
知道我祖宗是谁吗?!
知道我身后站的是谁吗?!
我不考个满分出来给你们看看,你们还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说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就联想到了他从小到大血脉之中有所联系的“天外之人”。
我知道你们在座的都没有怎么系统的学过数学,但我不一样!我从出生开始,就和一个天外之人一起接受过天外教育,你们懂什么叫设未知数艾克斯嘛?!你们懂什么叫列竖式计算吗?!我特么怀疑你们这帮人九九歌(九九乘法表)都没背熟过!
然后他低头开始算术。
有隔壁偷学九年义务教育的数学水平作为基础,他在做题目的时候速度那比边上那一圈老波头(老头的意思,含贬义)都要快很多。
等到那群人还在挠着头做第五题的时候,男主角已经做到最后一题了。
嗯,然后他就发现这道题的出题水平高出了前面那些题一大截,显然不是先生本人出的,大概率是从某些书上抄下来的。
他看了看,再看了看,脑子里翻译成普通话再品了品,他觉得自己大概率是做不出来的。
本来吧,做不出来也没关系,他已经展现了自己优秀的算术水平了,比起其他人,他觉得他就一道题没做出来没什么。
奈何那位给他出题就是要给他下马威的先生依旧在那里阴阳怪气……
这才有了第一集 的后半段,男主角摇人,把女主角摇来当外援的事情。
“这一段的取景很显然,是分成两块。”陈导很负责的对道具组的众人解释。
“你们虽然只是做道具和场景布置,但是如果对整个故事没有概念、对这部剧要用到哪些镜头不清楚的话,是很难和导演配合好,拍出一部大家都喜欢的剧的。”
“一块是从男主角走进私塾开始,从大门,到路过的这一段长廊,这是一个景,这个景我们要去影视城中心大街拍,那里有一个专门建造好的古风长廊,专门拍摄一些走来走去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