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湛若从宋瞻的怀里撑起身体来,房间里冷气开得足,宋瞻拉了拉那张大毯子,把谢湛若的肩背都给盖上,以免冷到。
谢湛若低头去亲了亲宋瞻的额头,然后贴着他继续躺下了,说:“我再想想,你也好好想想,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宋瞻说:“你愿意想,我就很高兴了。我其实一直有这方面的想法,虽然我现在负责公司里的研发部门,但是,其实我就只是干活,决策还是我爸他们做,但他们的想法太保守了,又死要面子,我没有和他闹掰,只是因为他是我爸。”
谢湛若说:“你有多少钱?”没有好几亿,那张都没法开,别说一个研发公司要开始挣钱,前期还有得烧呢。
这可就现实了。
宋瞻说:“我有一些钱,还能拉一些投资。如果你愿意,我就更有动力去做。”
谢湛若说:“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吧,如果需要我,你就叫我来商量,但我不一定会答应你。我有自己的安排。”
宋瞻笑着亲他,说:“好。不管怎么样,我都希望可以给你兜底,你有需要的时候,我可以帮你,可以托你一把。”
“好。”谢湛若看着他,“做研究到有结果可是一件长长久久的事。”希望到该有产出的时候,我们都依然还在一起,那样才有意义,不然现在谈的所有事都只是说说而已。
宋瞻听出他话里的潜台词,说:“嗯。一辈子的时间,总能有一点结果的吧,是吧?”
谢湛若笑睨着他,说:“那就当这是你给的承诺了。”
第四十四章
谢湛若想来想去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拒绝了赵主任的好意,他现在还年轻,正是好好钻研科研的时候,去做行政领导,会占很多精力,让人没有办法再好好做自己的科研,再者,他是做基础研究,行政领导主要是钻在钱眼里,因为只有有更多钱,才能更好地发展平台,更好地引入优秀人才,更好地发展团队,而要有钱,纵向项目只有往里贴钱的,还得多拉横向,更多是要更好地做转化。
谢湛若现在还不想就去搞关系找钱,人的大脑的运行是有上限的,在一方面关注得多了,另一方面就会少。
他不希望自己本末倒置,权欲上脑,远离理想。
谢湛若很认真地对赵主任讲了自己的初心,讲了自己这些天的想法,又请了赵主任喝酒,还给他送了一整件五粮液,因为赵主任爱喝这个,是谢湛若找一个朋友从酒厂里拿的最好的那一批。
赵主任也和谢湛若剖心剖肝拉家常,最后是只恨自己没有女儿,不然一定要让谢湛若给自己做女婿。
谢湛若:“……”
赵主任没有生气,变得更看重谢湛若,他指着谢湛若和别的手下一直支持他,多出成果,他还是想升院士。
宋瞻真去筹备他自己的研发公司了,他有人有钱有项目,很快就做了起来,因为谢湛若不愿意去那里薅“首席专家”的羊毛,于是就给谢湛若一个“顾问”的名头,有什么需要谢湛若出力的事,也叫他去开会帮忙审项目提意见。
而正如谢湛若之前所说的那样,罗院要对在读博士进行课题的中期评估,一直拖到期中才出了方案,谢湛若带了一个组,组里除了他,还有另外四名年轻老师,他们要为十几名在读博士的课题进行中期审查。
谢湛若做得很细,和其他组的导师只是随便审审打个过和不过不一样,他们组,先是看组里的所有博士生的课题方案和进展,然后叫来学生一个个地谈,询问对方的想法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理清楚后,对可以的课题,就放回去让继续做,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谢湛若他们也记下来,帮忙解决问题,而那些审后肯定没办法毕业的课题,就更用心了,先是和学生导师谈,再和学生谈,再一起开会,制定更好的方案,如果可以再找联合培养导师的,也帮忙联系,保证学生的课题务必可以开展下去,可以保证毕业。
因为他们组做得太好了,赵主任听罗院夸奖谢湛若,赵主任于是觉得研究中心里的博士,也该做一次中期评审,不过,谢湛若拒绝了做这件事的负责人,只愿意做个“干活的导师”,他现在是赵主任的亲亲儿子,自然就没勉强他。
研究中心里的在读博士也不少,不过因为本来就是专职做研究的,和临床那边的博士生的项目推进情况是两码事,基本上没什么问题,而且,这几年,除了很个别自己作死的博士被抽到论文有问题被打回原形外,研究中心没有出过论文抽查有问题的情况,于是,经过评估,研究中心其实不必这么紧张,但赵主任提了新的办法,让学生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除了原有导师外再选多个联合培养导师,以更好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