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667)

他一听就明白,这是许如意的个人资助。

他看着这位年轻的女士:“为什么?”

这的确是许如意的个人行为,她一直不缺钱,许吉祥生意越做越大,虽然随着不停地投资,她的份额减少了,但分的却不少。可她作为厂长,出入有汽车,住宿分房子,吃喝花不了几块钱,也没什么消费。

所以手头倒是有一部分钱,她愿意为这个可敬的老者资助。

许如意说:“为了您所做的事儿。虽然我们是不同国家的人,但我可以肯定,我们是同样的人,有着同样的信念,有着同样的理想,在做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是,我比您幸运,我的祖国很强大,它有力地支撑着我,让我可以成功。”

“我理解您,也明白您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明白它的意义,我愿意支持您完成梦想,希望您能成功。”

基莫维奇看着她,半天都没有说话,马尔科看到了他的老师眼中,有晶莹的泪光。

人人都在奔赴生活,谁能想到,理解他们支持他们的,居然是一个外国人?!

许如意并不是借此来进行游说,所以说完后,放下支票和名单,就带着张超男离开了,基莫维奇也并未挽留。

等着下了写字楼,张超男就问:“那咱们准备回国吧。”

苏联解体,这里已经乱成了一片,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有机床生意的,他们的转移任务已经超额完成,愿意留下的不可勉强,愿意离开的早已送走,其实燎原机床厂分公司,早就没什么业务了,所以这里已经不需要留下很多人。

不过也不能不留人,毕竟此时这里的物价还是很高,很多老朋友还需要资助,许如意就说:“把一切都安排好,务必不能断了。”

留在这里的人也不是别人,而是韩小虎,他的四个大舅哥早就带着家人去了夏国,不过因为公司还有事情,他和娜塔莎也是对公司和对这里最熟悉的人,所以由他们暂时接过了这个重担。

等着一切安排好,许如意他们也就准备回国了。

哪里想到,离开前的一天晚上,她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不过一拿起来,听到对方老迈沙哑的声音,她就知道,是基莫维奇,他在电话里说:“许如意小友,我能托你帮个忙吗?”

许如意点头:“当然。”

他说:“我有几个学生,继承了我的衣钵,是我最好的子弟,不过我这里也不需要他们了,我请求你,带他们去夏国吧。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未来。”

许如意愣了一下,她顿时明白了基莫维奇的意思——我在追求我的理想,但我知道,我的理想恐怕不会实现了,那……请你们离开吧,让我来坚持。

她说:“好!”

因为加入了新人,所以离开又晚了几天,夏国航空专门包机来接了他们,当飞机离开地面,从天空掠过时,许如意听到张超男说:再见老大哥,我们再也不能见了。

第142章 第142 章

1993年10月。

这个秋天雨水特别多,明明前几天刚下了雨,这会儿又阴天了。

潘华问许如意:“要不今天别过去了。”

她说的是许如意要去南河汽车厂的事情——今年年初,南河汽车厂和燎原厂签订了设备换代协议。

南河汽车厂算是老牌汽车厂了,从70年代末开始,就通过各种渠道引进设备进行改造,不过那会儿夏国机床行业羸弱,正处于被封锁有钱买不到好东西的年代,许如意与南河汽车厂第一次接触,就是因为他们购买了大建铁工所因为设计问题下架的设备,需要不停支付高额维修费的事儿。

随后的几年,燎原厂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他们也零星购买了一些设备。1985年往后,因为日本机床行业对燎原厂的封锁,夏国开始内贸。他们还将几个车间设备进行了更换。

但整体来讲,所有的更换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多环节已经很先进了,很多环节还有几十年的旧设备。

去年年底的时候,他们就想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设备升级,这自然是要交给燎原厂来设计完成,恰好,那会燎原厂因为大量技术人员的加入,已经推出了全自动化车间设计方案,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签了合同。

半个月前,车间已经正式交付,目前正在试运行中。

恰好国际机床展两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三届夏国国际机床展举办的日期,许如意和南河汽车厂厂长余为怀商量了一下,燎原厂要推出全自动车间,正好拿着南河汽车厂当样板间。

许如意自然没事要多跑两趟。

不过今天真的阴沉沉的,她看了看后就说:“那就不去了,不差这一趟。你等会也早点下班吧。”

大江流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