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661)

当然,看了车间就会看到设备——作为数控系统的研发者,燎原厂的设备怎么可能落后呢。他们不但看到了柔性制作系统,还瞧见了各种加工中心,最重要的是,机械臂在这里也应用广泛。

人人都知道,日本之前提倡第四次科技革命,倡导所有生产都自动化,如今苏联人却是在燎原厂看到了自动化是什么模样。

他们的技术的确进步,但科技树点的有点歪,走的是能用但绝对不精细的路线,突然进入到这样的车间中,不少人都仿佛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个个的看呆了。

还有人问:“能拍摄吗?”

杰尼斯是对燎原厂很感激的,如果不是他们雪中送炭,他们这一大家恐怕这个冬天就难捱了,是燎原厂让他们吃饱穿暖的活了下来,他第一反应就是:“还是问过再拍,虽然给我们看,但恐怕有些是机密。”

这群人都是干这行的,刚刚不过是情不自禁,其实大家也知道纪律,立刻看向了带头人张元。

张元立刻笑着说:“这里是可以拍摄的,等会儿前面还有我们的自动化仓库,用的是我们新研发的机械臂,也可以拍摄,不过到了明天参观产学研中心,是严禁拍摄的。”

这么一说,刚刚还严厉制止的杰尼斯居然是第一个举起摄像机的人——这是他还富足的时候买下的东西,11月的时候,没有饭吃,他甚至抱着它出去想要换点粮食,可是那会儿大家都在找吃的,即便他降价了很多,也没人要。

谁能想到,现在居然用上了呢。

他抱着他的老伙计,拍下了燎原厂车间的一幕幕。

至于实验室,如果说是其他地方,都让他们发出了声声的惊叹,但这里,是让他们哑然无声的地方。燎原厂开放的区域肯定不是最核心的,但即便这样,他们已经被震惊到了。

就譬如芯片,他们开始追求的是在强干扰下的稳定性,所以一直在研究真空管,当反应过来自己已经无法突破的时候,全世界都是在做芯片了。那么小的地方上要放上成千上万个晶体管,他们的逆向工程开始还管用,但摩尔定律是真实的,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打破了这条定律,那就是夏国。

他们仿佛根本不受限制,他们的技术几乎是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在迭代,所以,他们的逆向工程是成功的。但是苏联失败了。

而现在,他们看到了什么,130NM制程技术,要知道,这个月,日本半导体行业刚刚宣布,他们突破了180NM制程技术,这代表着燎原厂的技术要比他们快一代的时间。

可别忘了,燎原厂是后发先至,这十年间,他们走过了日本40年的道路。

后面,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们的发展该多快?不可限量!

当他们回去的时候,用张超男的话说:“是兴奋而来沉默而归。我这才知道,厂长你干嘛让他们来亲眼看看,我还以为这些年我们广告挺管用呢,没想到他们没当真。”

“你不知道回来后,他们不是有聚会吗?我听说很多人都在聚会上放这些视频,不少人都看沉默了。娜塔莎说,她的哥哥们也看到了,这么形容的,有种尘埃落定的震惊。”

许如意哪里不明白,他们都知道夏国如今的蒸蒸日上,只是没看见,就可以不相信,毕竟他们原本是老大哥,如今却是乱成这个样子,但现在,尘埃落定了,夏国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们,但一切真的都在向着好处发展。

那一片欣欣向荣,才是最让人羡慕的存在。

当然,沉默过后,则是一种观念的改变,张超男笑着说:“老人们都不怎么说,但是孩子们不一样,我那天送东西给杰尼斯,恰好碰见了他的孙子吉托维奇,吉托维奇显然看过那些录像,他专门在楼下等我,问我在我们的国家,年轻的孩子们有没有理想,他们是不是不会觉得,如何努力也没有希望?”

“你怎么回答?”许如意问。

张超男说:“我说有,他们有的想当兵,有的想当工人,很多人想当科学家,每个人都充满理想。吉托维奇说他真羡慕我们,他也想在夏国这样的地方生活,为理想而奋斗。厂长,你说我们的故地重游再时间长一点,看的人再多一些,我觉得会影响很大的。也许老人们还有些固守己见,但孩子们绝对会先接受我们的。”

许如意只能叹口气:“能来一批是一批吧,这个并不稳定。”

张超男愕然,她突然意识到,也许,她不敢想象的那件事,就在眼前了。

的确如此,他们的重返故园活动,只进行到了六月份,随后,就突然被中断了。维克多跟他们的关系已经很好了,他非常直白地告诉张超男:“我只是接到了通知,但为什么停止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也不知道。以我的了解,这事儿你们暂时放弃吧。”

大江流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