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到鬼,假菜狗捆绑真天师/郁离掩映长庚里(254)

作者:芝士大西瓜呱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老景打开了手电筒,走在第一个,“进去吧。”几个伙计跟在他身后,官伯虞紧跟其后,宋遇青和方娴舒走在中间,最后是白骆北和江秦。

天忽然暗下来,隧道深处传出了奇怪的扑棱声,众人都停下来脚步,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要出来了!

老景带头走了进去,刚把手电筒的光束一照,数百团黑影一一冲出,从他们头顶飞过,随后也没有飞走。

最后数百只通体漆黑的乌鸦盘旋在小岛上空,泯然于黑暗中,发出不安的鸣叫,直到他们全都进去隧道中,这叫声也没有停止。

乌鸦食腐,这么多只乌鸦,带来了一大片黑暗,几乎遮住了手电筒的带来的光明。

宋遇青注意到其中夹杂着一只白色羽毛的乌鸦,在一团黑中特别明显,它没有跟随着飞上天,而是站立在枝丫上,静静地盯着他们。

彻底进入隧道前,他最后看了一眼空中盘旋的乌鸦,想起来听过一个说法,说是人将死之前会散发出一种味道,而乌鸦能够闻到这种临近死亡的味道。

这么多只乌鸦,是大面积人群死亡之前才会有的征兆吧?

一些野史记载,很多大型战争发生之前几天,会有大量的乌鸦聚集,铺天盖日的在头顶盘旋,叫声凄厉不绝。

比如说有名的安史之乱,可能知道的只有关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诗句,“此恨绵绵无绝期”。

但关于安史之乱,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载“民堕涂炭,无所控诉”。此战之前一个月,就有民众发现有大量的乌鸦聚集在长安城上方,足有数十万只,似乎周围数百里的乌鸦都汇集到了这里,飞累了就落在在屋顶房檐上,黑压压一片怎么都赶不走。

最后安史之乱双方伤亡的士兵就有三十几万,还不算因为被战火殃及的百姓。由此之后唐由盛转衰。

想到这里,他目光透过黑暗的隧道,落在官伯虞挺拔的背影上。

第178章 妇人启棂星门

隧道一路向下延伸,从外侧看还是寻常的隧道形状,走了几步宋遇青就发现不一样了。

最开始他还奇怪为什么一座千年前的城市入口这么现代化,到了里面他就不这么想了,四周的石壁并不是凿刻的,有不少参差不齐的爪痕,这让他想到了穿山甲!

同样的痕迹在九层妖楼和南呗村的锁龙井下都曾见过,这难道也是被某种生物爪子刨开的通道?

石壁上还有灰白色的粉末,入口处地上都是积水,应该是前几天下大雨灌进来的。他们淌过刚没过脚踝的积水,又走了十几米,积水就消失了。

地面干燥,一股暖风带着奇异的味道从深处向他们扑面而来。带路的儒章早就不见了踪影,也许正躲在黑暗中等待着伺机袭击他们!

说到这只儒章,宋遇青对它很是好奇。看它并没有双腿,还一路带他们来了这座湖心岛。

上了岛的儒章并不是在地面上蠕动,而是作为四肢的长须前后交替,将它整个直立起来,光看上半身和人无异。四肢长须蠕动过地面,会压过草丛留下压痕和少量粘液,他们就是一路这样跟到了入口处。

进来以后,一开始还能看到地面上的粘渍,到了这里已经彻底不见了。

不过他们也并不担心儒章的偷袭,隧道逐渐向下按照水平高度,这时他们已经到了千岛湖湖底,通道的也呈喇叭状,越来越大,他们配备的手电筒虽然照明范围不大,但是还是在通道内,足够照亮他们前后十多米的区域。

直到他们前方数十米,出现一个大红色的建筑,有十多米高,远看是似乎一个牌楼。走近一看,宋遇青认出这是一个棂星门。

整个牌楼主体为木质,三间四柱,火焰冲天柱被刷成奥红色,明明很热闹的颜色,在这么一个地道里很是突兀,光束打在上面有种说不出的耸人感。

下设有石质门阙,左右接墙垣(yuán),园墙连接两端石壁,将整个通道隔开。

门阙中间有双扇朱红色的小门,只有一人高。

朱红色石门斑驳不平,半掩半开,一个身穿石黄色窄袖织纹衣服女子,微微探身从门内向外看,目光与来人对视。

这个石甬雕刻的过于精致,乍一看还以为是真人,仔细一看却觉得有些精细得可怖。梳辫于头顶盘成顶心髻,两支骨笈( jī)插在发髻间,身上的衣服也没有褪色,衣衫下是褐色的蔽膝。

宋遇青也见过一些墓葬中有“妇人启门”这样的雕刻,但是都没有这么大,在那些宫殿的各个石室之间留有小石门,便于魂魄穿梭,那些守门妇人皆为仙境来使,引导墓主人死后的魂魄进入仙界。

确定这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石甬后,宋遇青提着的心放下了,有了这么一道门以后,门后的世界更加引人遐思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