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喝了口酒,抬袖擦去嘴角的酒水,恢复了理智与冷静。
“你说得对,子铭哥,我让蝉衣去问吧。”
*
梦婵衣推门进屋时,苏弦锦正在窗前站着,静静地望着沉沉夜色里的风雨。
“苏姑娘。”她走过去唤道,“你伤寒未愈,若再着了凉,小心病情加重。”
苏弦锦笑笑,将窗户关上。
“你说得对。”
“喝点粥吧,我刚才去厨房煮好的。”
“谢谢。”
苏弦锦坐在桌旁,从罐子里盛了碗粥。
梦婵衣道:“我加了特制的药汤煮的,有利于安神,你尝尝看,可能会有一点苦。”
苏弦锦用勺子尝了口,摇头:“我现在尝不出什么味道。”
“因为你病还未恢复,你好好休息,放宽心,病情就会好得更快。”
苏弦锦笑笑。
又喝了几口粥,见梦婵衣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便主动问:“梦姑娘,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梦婵衣纠结着措辞,似乎很怕触及她的伤心事。
但一想到秦时对她说的,她又只得下定决心。
“苏姑娘,你还记得是谁送你回来的吗?”
苏弦锦动作一顿。
原来是打听这件事来了,不用想也知,是秦时想问。
她本以为他会亲自问,没想到却是让梦婵衣来问的,大约也是为顾及到她的心情。
只是在书中,秦时本就没能打听出锦衣卫的身份。她若非亲身经历了这一段,即便身为读者拥有上帝视角,也直到最后,同样不知是谁救的苏曲儿。
她垂眼:“我不知道。”
梦婵衣见她如此,犹豫半晌,方才握住她手,焦急:“苏姑娘,这件事对秦大哥来说很重要……”
苏弦锦抬头望着她。
梦婵衣却受不住她的眼神,低下头:“他只怕问这话伤害到你,所以才求我帮忙的,他待你如珍宝,请你也为他考虑一二吧。”
她缓缓松开手:“秦大哥被程筠那个奸臣害得家破人亡,一路死里逃生,颠沛流离,好不容易走到今日这一步,如今冲杀了赈灾车队,只怕朝廷不会放过他,他是步步艰难,所以若是救你的人另有谋划,对形势不利,恐怕不止是他,连林州全城的百姓都要受到牵累。”
苏弦锦默然片刻,仍是摇头:“我真不知道,我只见了几个黑衣人杀了那些劫匪,然后将我打晕,再醒来就是在这里了。”
“好吧。”梦婵衣低声,“如此我也不问了,你好好休息。”
苏弦锦看她,见她眉间凝着一丝忧愁,大约是为没能帮到秦时的忙而歉疚。
她在心里叹了口气,梦婵衣对秦时痴心一片,她知道。
可惜她这片痴心到底被辜负了。
“梦姑娘,你去过落日林吗?”
梦婵衣愣了愣,摇头。
“没去过,不过我听说落日林秋景绝美,枫叶将天空与大地皆染成一片红艳之色,宛如落日余晖,故而得名落日林。”
“前几日那位大奸臣的车队就是在那里被冲杀的,死了好些人,也不知如今是怎样的场面。”她叹道,“这样不吉利,只怕以后去的人就少了。”
苏弦锦说:“落日林之景,我心生向往已久,只道远在林州,不便亲眼一观,如今我人就在林州,倒想去游览一番。”
梦婵衣面露难色:“只怕不行,一来才发生那样的血腥灾祸,怕吓到你,二来你风寒未愈,不宜出门,三来这几日风雨不断,落日林只怕景色不值得甚么看。”
苏弦锦望着她:“这些怕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梦婵衣脸色变幻,才点头叹道:“那奸臣死不见尸,秦大哥和松大人一直派人在附近搜寻,还要防着他手下的锦衣卫也来寻人,冲突尚未平息,十分危险,我想,秦大哥也不会同意你此时去的。”
苏弦锦便垂眸不语。
见状,梦婵衣收拾了粥碗走了。
梦婵衣说的对,如今苏曲儿的身子弱,贸然向秦时提出要去落日林的话,恐怕秦时不会同意。
她白日里睡得久,因而虽至夜深,却仍无睡意。
便在窗前灯下独坐了许久,闭眼回想着每一个文中的细节,试图找到可以利用的脱身契机。
窗户被轻轻敲了一下。
她睁开眼,疑心是雨点,不太在意。
但很快,又连续响了两次。
她心一惊,便伸手在窗内回敲了下,很快又得了窗外回应。
“谁?”她将窗户打开一条缝,眼神警惕。
一个人鬼影般地立在窗下,声音极低:“苏姑娘。”
景林!
苏弦锦将窗户打开,风雨立即侵了进来。
景林单身撑着窗框,轻盈地翻了进来,在地面上落了一滩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