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 不知道是不是听那男人的话多拿了几张帕子,很快杜宇林就听不清里面的其他声音了。
但是尽管如此, 刚刚他听到的那番话还是让他意识到了什么,心头大惊。
这绝对不是什么正常人之间的对话, 毕竟送什么货需要这么小心谨慎,背着人呢?
杜宇林眉头紧皱, 将耳朵从门上移开,然后无神对杜明月唐依依两人做了个手势,让她们悄悄地离开。
杜明月和唐依依点了点头,接着轻手轻脚的离开了这里。
不过在离开之前,三人都不约而同的将这间屋子的门牌地址给记了下来。
经过了这一出之后,三人本来也没多大的性质吃牛杂汤了,但是想想那牛杂店的老板也是这一片的住户,兴许他知道那家人的情况,于是三人最终还是来到了牛杂店。
在等待牛杂送上来的途中,杜明月三人对视一眼,接着由杜宇林开口,故作随意的问了问这一片的情况。
“阿伯,这边巷子可真不少,刚刚我们都差点走错路,没找到你们这。”
牛杂店是家庭店,后面是厨房,和饭厅之间就隔了一扇窗子,所以客人和店主可以直接透过窗子交谈。
听到杜宇林这么说,老板笑哈哈的应和道:“对于第一次来的人可能有点复杂,但是我们都是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人了,摸着黑都能找到自己家,下次你们要是再想过来,可以在巷子口随便找个人带你们进来。”
杜宇林笑着说好,接着便道:“对了阿伯,你们这巷子里是不是都住满了啊,我听着好像还有不少人呢,有一家,好像是六十五号吧,里面是不是有很多小孩子,刚刚路过的时候听里面有个老人家在教训孩子,那家伙,脾气可真不小。”
六十五号?
老板一愣。
“六十五号没人住啊,那户人家早就搬走了,房子好像是租出去了,但是那家租客不住人,是拿来放什么货物当仓库使的,你是不是听错了?”
不住人?
那他们刚刚听到的是什么?
而且他们三个人都清楚的记得那户人家就是六十五号,不可能听错记错。
不过他们也没想和老板辩驳,因为确定现在住在六十五号的那户人家有猫腻就是了。
很快,牛杂汤上来了,味道确实很鲜明浓郁,但是杜明月他们心里藏着事,所以都没有太大的心思好好品尝这份美味。
等到他们三人按照远路返回离开巷子的时候,已经听不到里面有一点动静了。
如果不是他们三人之外都有那样一段记忆,怕是都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出现幻觉了。
等到三人眼神凝重的走出巷子回到宾馆之后,杜明月才开口道:“二哥,依依姐,你们觉得六十五号是什么情况。”
杜宇林眼神微沉,立刻道:“我怀疑是人贩子!”
唐依依点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你听那个老太婆说割舌头,那个男的又说把嘴堵起来,又是什么货之类的,我觉得他们是在把人当成货。”
而把人当成货意味着什么,已经不用唐依依解释了。
而其实杜明月的猜测也和他们一样,都往人口拐卖上去想了。
毕竟她上辈子看各种新闻的时候就听说过,八九十年代的人口拐卖特别猖狂,因为那个年代交通不发达,寻人不方便,也给公安民警们破案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还有就是很多偏远地区的人娶不到媳妇要靠买,有的人想要儿子又得靠买,所以市场也不小。
而也是因为这些情况,才导致那些丧尽天良的人贩子们目无王法,肆意妄为,为了挣钱活生生的拆散了无数美好幸福的家庭。
杜明月相当痛恨这种行为,她曾经看到过一对夫妻找丢失的儿子二十多年,硬生生从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找成了满头华发。
“但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也最好不要轻举妄动,我觉得我们应该去报公安,你们觉得呢?”
杜明月这话一出,杜宇林喝唐依依都点头。
他们虽然也很气愤,但是事情到底如何还不够明确,如果真的只是他们的猜测,实际上事情并不是这样的话,他们贸然上门说不定还会打草惊蛇,让真正的人贩子们提高警惕。
所以可能得让公安同志们先去调查一番。
事不宜迟,杜宇林立刻出发去报公安了,而担心这件事情到时候牵连到太多人,他便让杜明月和唐依依两个姑娘在宾馆等着他,别出去。
杜宇林来到最近的公安局之后,将今天听到的事情跟公安局里的人说了说,对方相当重视。
而且在核实了杜宇林的身份之后,更是不会怀疑他是在报假案了。
这可是鼎鼎有名的海岛海鲜厂的销售部经理,他们也是听说过海岛海鲜厂大名,且知道他们来广市合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