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下意识地掀开看了看。
是因为这两天无暇顾及,冷落了好几天的圣诞倒数日历。
算上出发那天到现在,一共是八个小抽屉。
她像个头发蓬乱的暴发户,把这一排的礼物一齐取出,摆到小桌上看。
漂亮又精巧的小玩意儿。
裴知鹤选给她的礼物,每一次都很漂亮。
昨天的抽屉里是一只万宝龙的幽蓝星辰系列钢笔。
和她曾经在裴知鹤办公室里见过的那一支是情侣款,银色的笔身,只在笔帽上缀着一颗雾蓝色的哑光树脂。
把盒子放回去的时候,桌上的小纸片飘落下来。
江乔接住,拿到眼前。
这是今天的小抽屉里的全部。
两张纸。
准确的说,一张是柏林市区的轨道交通日票,另一张是裴知鹤手写的字条。
上面只有一个地址,柏林医学院的后花园。
【来这里。】
他这样写。
第120章 他许的愿
柏林医学院。
欧洲最古老的医学院之一。
哪怕不是这个邀约,她也在网上见过很多人的种草。
校园不大,但是有一种经过几百年历史沉淀出来的典雅冷肃气质,被爱好摄影的网友当做小众出片地一宣传,现在不少人都愿意特意跑去打卡。
江乔手里捏着车票,决定还是跑一趟。
看裴知鹤的意思,他大概率也会去。
不知是提前计划好的约会,还是……什么别的意思。
也许是超过了一天的独处让她沉静下来反思自己,或者是因为做的那个噩梦。
虽然还是看不懂裴知鹤藏在话后的秘密,思路也完全没比昨天更清晰,江乔还是没骨气地承认,她有点想他了。
想他,想见他。
想完完全全地妥协。
他想说什么就说,不想对她说的事情就埋在心底,她不会再问了。
两人好不容易才有这样的缘分在一起,明明前几天才互相说了喜欢,今天就变成了冷战。
连这么难得的一起旅行的机会,眼睁睁看着就要浪费了。
期盼了好几个月的柏林之行,她不想用这样寂寞的结局来收尾。
江乔是乘轻轨电车去的,一路上人不多,一直都有位子坐。
两侧的玻璃窗被雪片和雾气糊成一片,她用手指抹了抹,隐约看得见窗外的大圣诞树和来圣诞集市闲逛的情侣。
灯影和五颜六色的围巾融进窗玻璃上的水珠,流了她满手。
江乔看着那片灯影怔了一会,从包里摸出手机,给裴知鹤打了两通电话,都是“您拨打的电话无人接听”。
不是她习惯的,无论工作多忙,时差再久都不影响的秒接。
也不是关机或者正在通话中,是手机的主人似乎真的在做什么很重要的事情,以至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种细微的响动。
尽力忽视掉心头的不安,她下了电车,照着导航的方向直接去医学院的花园。
工作日的下午一点多,学生们基本都在室内,路上人不多。
只有几个同样亚洲面孔的阿姨旅行团,在兴奋地调试自拍杆,对着小路尽头的中世纪修道院旧址哐哐拍合影。
到了花园入口前,她又给裴知鹤发了条消息:
【我看到你给我的车票了。】
【我在门口了,你在哪?】
他依然没回。
雪下小了一些。
医学院经过了好几轮现代化改建,仍不愿丢弃建校时候的老建筑。
今天的主校区校舍,依然是在中世纪修道院的基础上,用了些巧思加固翻新而成。
林荫道的两端是粗壮高大的雪松,枝叶如盖,把下方的小路保护得很好,即便在这样的雪天里,也只不过是微微湿润。
地形有点绕。
江乔看着手机屏幕上的导航,闷头向前走,在第三次停下来重新规划路线的时候,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男声。
“江小姐?”
她转身望过去,那道瘦高的身影站定在原地,和她笑着对视了一眼,慢慢地走过来。
江乔被冷风吹得迟钝了两秒,才反应出来人是谁。
前几天工作时,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赫尔曼教授。
出言鼓励过年轻且毫无经验的她能做好即兴同传,带头给她鼓过掌,最后还交换过名片。
这样的大恩人,她自然是不敢忘。
一下子的反应不过来,主要是因为这次再见他,对方并没有像上次那样西装革履,完全不是她想象中高冷严肃的医学泰斗。
北欧人都高,赫尔曼也不例外。
一身驼色的长风衣,戗驳领一侧没整理好,胡乱塞在围巾和单肩包背带下面。
六十岁左右的男人,灰白的卷发在风里晃晃荡荡,气质像爱因斯坦扮鬼脸拍下的那张著名旧照,自由而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