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陆信都已经给出了一千二了,苏宁这边自己凑一凑,应该也能凑出来个八百块钱。
不过,陆信十分坚持的是,他要付这个房子的全款,苏宁不能掏一分钱。
眼下陆信的视野正是突飞猛进的时候,并不是像之前那样需要借贷,捉襟见肘。
苏宁也愿意给他这个养家,证明自己的机会。
苏宁是个爽快人,很快给两头都去了消息。
然后,她带杨桃母子和阮思竹看了房。
杨桃和阮思竹都能有自己独自的空间,而且,院子又大又宽敞,比从前自己的家不知好多少倍,哪还有不满意的。
很快,两边也给回了话,愿意先收一半的钱,然后,一个月之后再交付另外一半,办房照手续。
因为房子都空着,所以,这次付了一半房款,就可以直接先入住了。
之所以会这么顺利,是因为双方都有介绍人在中间做保,而且,这个年月能一下子拿出上千块钱的人,实在是不多。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搬家,苏宁也就又有了一个新活,开始给自己新家的小院装修。
陆信现在是赶工期,他们的人手相对来说比较紧张,一个人顶三个人用,所以他这边是无暇抽身了。
装修新家,这活儿就交给了苏宁。
屋里的水电倒是现成的,不用再改,地面是水泥地,没铺瓷砖。
苏宁想了一下,这地砖还是得铺,这样方便拖地打扫,来个客人也相对来说体面一些。
最主要的是暗色的水泥地,配上灯光的昏黄,总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所以苏宁选了一个颜色相对亮一些的瓷砖。
至于木工活,苏宁找了给她的两家店打木头桌椅的木工。
木工知道苏宁两口子是本分生意人,给钱也很快,那时候赶上他们在馆子里做活,都是叫进来免费吃顿饭的。
所以这活接的没什么心理负担,木工爽快的就答应了。
苏宁按照以前的交流方式,画了一个设计图,陆信在苏宁构图的基础上加了长宽高的具体数据,交给了木工师傅。
要是想家里显得整洁,肯定要多些个储物空间,苏宁要了一整面墙的柜子,连带着一个书桌,靠墙,一起打出来。
这图交到木工手里,木工直道是太新鲜了,现在还流行组合家具柜,都不是这样的。
不过好像对比之下,苏宁的这个设计显得更简洁大方一些。
苏宁新家装修的同时,也兼顾着菜馆和面馆的生意,而在十一之前,周边的商铺也在陆续的开业。
苏宁作为最早在这一片占稳脚跟的人,自然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离着她比较近的几家,有两家隔着不远,相对开业的小卖店。
还有一家买盒饭的,一家面馆,一家菜馆,一家卖熟食的,一个蔬菜水果小商铺,一家卖鲜肉的店,海鲜活鱼店,一家两个铺子打通,开了一个小型的服装店。
既然都是好邻居,苏宁肯定要挨个打个招呼,不管将来跟谁走的近,用得着,最起码,要先给各自留个印象。
有一家的小卖店老板和苏宁还照过几面,是因为之前他是在小市场里开小卖店的。
这老板对苏宁的大名早有耳闻,而且苏宁也去他们家买过几次东西。
苏宁带着自家特色鸭货,还有卤素菜,趁着胡春杏过来打工,她带蒋小英和杨桃两人挨家送礼。
因为这卤鸭货跟其他几家的买卖都不冲突,苏宁又是个说话特别和善的老板,大家伙马上就要在一条街上做买卖,自然是要和气生财。
每一家都接了苏宁的礼,很多商铺又做了不同品类的回赠,就算是要结交的一个意思。
当然也有没回赠礼品的,苏宁心中有数。
其中,没回礼的,就有开东北菜馆的那一家老板。
苏宁去的时候,那家人就不热情。
苏宁猜着,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还有的磨了。
第195章 她有八巧玲珑心
胡宝根的胡记东北菜馆用红布盖着牌子,先试营业了三天,九月中旬才正式开业的,就开在食全食美菜馆隔三家的同侧。
苏宁去跟老板胡宝根,老板娘刘金梅打招呼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刘金梅她来过食全食美菜馆吃饭,还不止一次。
苏宁在店里的时候,就见过刘金梅两次。
从胡宝根店里回来,苏宁又听杨桃说,这个刘金梅之前是他们食全食美菜馆的常客,而且每次来的时候都是三五个人。
在开业之前,苏宁给杨桃的其中一项培训,就是要记住客人的喜好。
可是杨桃每次问刘金梅是不是吃她上次点的菜的时候,答案都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