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知道的。”
于跃进眯眼看向她:“翠翠,这是我最后一次信任你。如果这个钱再给你爸妈,以后我们家的钱就由我来管。”
陈小翠眼神闪烁了一下,很快又咬牙应下:“我保证!”
“好!”
两人之间的矛盾好像就在这几句话里解决了。
于跃进决定再相信一次。
只是,他再也不可能和之前一样,对岳家掏心掏肺。
第二天。
于跃进在出门之前,拎着一条腊肉和一篮子鸡蛋去了一趟兰花婶家,让她每天白天都到自家来陪翠翠。
兰花婶很开心地就应了下来。
于跃进放心地去了县里,上班之前,他到邮局把口袋里剩下的五十块钱寄去了京城。
他这一趟赚了一百块,一半给妈看病,一半给翠翠。
——
京城。
安念有些无奈地看着邮局的汇款单。
“跃进怎么又寄钱过来了?”
李玉梅在院子里坐着,手上闲不住,她最近跟胡同里的婶子们学会了勾毛线鞋。
毛线鞋勾好后可以卖给供销社,他们收三毛钱一双。
毛线、鞋底都由供销社提供,花样也给了个图纸作参考,同时鼓励创新。
李玉梅以前在六安村就会打毛衣,现在换成勾毛线鞋,也是异曲同工,看老姐妹们勾了几行就学会了。
她想赚这笔钱,和安念说了之后,安念也支持她。
倒不是安念真的缺这点钱,只是老人家需要有存在感,他们闲着更容易胡思乱想,也更容易生病。
听见安念的话,李玉梅笑了起来。
“那正好可以拿着去买药。我的药又要换新的了吧?”
安念笑呵呵地关上院门,坐到她身边,不太熟练地帮忙卷毛线。
毛线拿过来都是一支一支的,在用之前还需要卷成毛团。
“您的药不需要买,我去找师父拿就行。”
李玉梅失笑:“也不能一直去拿乔老的草药啊,我现在见着他老人家都觉得臊得慌。”
“没事的,师父那儿的草药品质高。”
安念自己在后院种了好些草药,长势喜人,却也不敢过于惊人,短期内还是只能去师父那儿薅羊毛。
乔永生现在常驻京城,他的徒子徒孙们知道后,经常过来探望,带的东西也多是珍惜药草。
当然,安念也因此见到了很多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师兄、师姐们,顿时感叹师门庞大。
两人边说话,边干活。
不一会儿,于正军扛着煤气罐回来了。
他们家现在每天都做饭,煤气用得快,基本上一个月就要换一罐,自己扛着旧罐子去换新,能便宜10%。
有于正军接手卷毛线团,安念就空出手了。
李玉梅看她无聊,找了尼龙线出来,让她自己勾着玩。
中午的时候,一直没有离开京城,就守着会议召开的钱东来满面红光地上门了。
“稳了稳了!念念,政策稳了!”
安念惊喜地抬头,放下钩针,给他倒了杯茶推过去。
“胖哥,恭喜啊。”
“哈哈哈哈,同喜!同喜!咱们的服装生意你也有一份的!”
得到了自己等了太久太久的消息,钱东来整个人都飘忽了!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他端起茶杯,“咕噜咕噜”一口气就喝完了。
“和我们之前预想的一样,国家真的要放开了!听说这次只是试点,只取沿海几个城市,试点效果好才会全国推广。
念念,我要去深城了!那边机会多!”
他很激动,说话都不利索了,院子里人却没有一个嫌弃,都替他高兴。
钱东来说了好久,口干了才不好意思地停了下来。
安念笑着,又给他倒了一杯茶水。
钱东来喝了一大口,低头看见了安念手边的勾到一半的鞋子。
“这是什么设计?能给我看看吗?”
“可以呀。”安念点头,“这是我随便勾的。毛线是供销社提供的,我现在手艺不太好,不敢浪费,就用了家里的尼龙线练练手。尼龙线只有一小卷,没办法勾成冬季的鞋子,只能设计成夏天穿的拖鞋。”
冬天的毛线鞋,一般是两款,包后跟的类似棉鞋,不包后跟的就是拖鞋。
不管是哪款鞋,耗费的毛线都很多。
家里的尼龙线不够,安念干脆就换了个思路,勾了个夏季拖鞋,只需要小小的一片,一字型横跨在鞋底上就行,简单又容易上手。
钱东来拿着拖鞋翻来覆去地看,思考了一会儿,眼睛渐渐亮了。
“这个想法很好啊!我听说广省的人最喜欢穿拖鞋,一年四季都是拖鞋,外面下雪他们都能穿着拖鞋去踩两脚!”
真的吗?
院子里的于家三人惊奇地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