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下起了雪来,这个时候让他们离开,并不是明智之举,能用的东西都已经搬来了祠堂。
季长风离开的时候告诉那个族老,让他们坚持几日,过几日他还会再来的。
至于那些伤药,季长风没有当众拿出,反而是给了族老,由他来支配。
族老的眼睛立刻红了起来,连连对季长风道谢。
季长风随意的说了几句,又去往下一个村落。
原本他还在想,祠堂是不是个好的去处,可后来瞧见别处,就明白有那么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已经是奢侈。
等季长风将青州城那些村落全部都走过一遍的时候,他才愿意离开。
可即便如此,还是杯水车薪。
雪花依旧在他的头顶肆虐,季长风缓缓抬眸,看见那晶莹剔透的雪,心中没由来的多了一些烦躁。
这个时候了,怎么还要下雪,就非要添乱吗?
可怨天尤人,本就不是什么能耐的事,季长风不过随意地看了一眼,便带着人回到青州。
刺史府中也人满为患,因为一场大雪,南宫静瑶将滞留在外头的百姓,能带回来的全部都带回来了。
男女老幼分开,女人和孩子全部都在慈幼局,年长的,行动不便的,就安排在刺史府和衙门,但凡能够利用的地方,南宫静瑶都没有放过。
至于一些年轻力壮的,则跟在士兵的身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义庄同样人满为患,却已经腾不出人手去处理,最开始死去的人,尸身已经出现了腐败的迹象,南宫静瑶担心这样下去会产生疫病。
可百姓们大多讲究入土为安,落叶归根。
最终,她决定将义庄的尸身全部都转移到外头,冰天雪地之下,尸身倒也不会腐败,义庄的屋子也腾空出来,还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至于那些死去的百姓,全部用白布蒙了面,算是全了他们最后的体面。
南宫静瑶只希望这段时间可以快一点过去。
让所有的一切,都快一点恢复。
每个人,都在很努力的活着,南宫静瑶很忙,季长风也很忙,他们两个人忙的连见面的时间都没有,许多的时候都是靠着身边的人来传话。
青州受灾很重,北疆也有影响,他们能匀出来的粮食和伤药本也不是很多。
百姓们的饭食从一天两顿,变成了一天一顿。
粥也变成了薄薄的米汤,南宫静瑶其实一直都知道这些变化,她和季长风一起,在苦苦的支撑着。
就在她不知道要撑到何时的时候,金陵的官员终于来了,来的人是南宫静瑶和季长风都很熟悉的江韶。
他来到青州之后,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和南宫静瑶寒暄,就马不停蹄的投入到了赈灾当中。
江韶见过地动,也知道要如何的处理。
却不曾想江韶来这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南宫静瑶还债。
南宫静瑶拿出了一沓的欠条,江韶看着那些欠条,脸上有着无奈的笑容,“你签字的时候,可真是一点儿也不手软。”
南宫静瑶听见这话,好奇的看了两眼,“本宫还真的没有算过欠了多少呢。”
“这么大一笔银子,他们竟然也不怀疑你。”
江韶话虽如此,可江韶还是将南宫静瑶签下的那些银两悉数的还清,有了银两之后,那些商户们便各自去寻找门路,来帮助自己的家乡。
江韶来的那一天,恰好是腊月廿九,再过一日便是除夕。
金陵对此次青州的灾情很是上心,紧急的从各个州府调遣粮食和物资过来,南宫静瑶看着江韶,自然也有很多的话想要问,江韶也同样如此。
但两人都明白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除了必要的事情,他们什么话都没有提过。
江韶只在青州逗留了半日,很快就带人去了宝兰县。
谁都没有忘记,这一次地动的源头是宝兰县。
青州的局面已经基本可以控制,三角眼知道大势已去,他不能再从中动什么手脚,不然只会得不偿失。
没了一些小心思之后,他就乖乖的跟在南宫静瑶的身后,同她一起好好的控制青州的局面。
南宫静瑶并非不知道三角眼的打算,但青州如今这样的情况,她早就放下了嫉恶如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