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扶持再亲近之人,也没有自己坐在那个位置来的好呀。”薛竹试探到。
长公主弄朝政,掌兵权。朝中许多官员由长公主举荐,她不相信长公主没有想过让自己上位。
“阿薛,有的话不可说。”高山长公主扔了茶杯,一地碎裂之声,她瞧着薛竹冷冷说道。
“臣僭越。”薛竹跪在地上告罪。
“好了,此等逆天伦之事,想都不要再想。”
高山长公主清楚朝中的臣子还有她那些侄子,虽然明面上不说她错处,笑脸拉拢,但暗地里对她早有诸多不满,觉得她不守妇道,牝鸡司晨,僭越理法。
也不是没有想过,以她现在的权势,若不图谋更进一步,也没有哪位帝王容得下揽权的姑母。
但终究太大胆了些,她明明有更稳妥的法子。
“也对,还是殿下思虑周全妥当,如今人人都求着殿下,何必着急先做决断?诸王都是您的侄子,你有很多侄子。”
既然长公主不喜,薛竹再也不提,又成了那个高山长公主信任的女官。为公主出谋划策,爷上前为公主按摩捏肩,排解烦忧。
抿唇掩盖住自己的失望。
这不是长公主第一次让她失望了。
薛竹来公主府后,就发现了高山长公主,其实也清楚沈景那老东西做的事,坑害了数万将士,私吞抚恤粮饷。
而她拿捏住的沈景的把柄,并不揭发,乃朝堂平衡之术,也以此让沈丞相为她大开便利,真正用得到的时候再抛出来,让届时的敌人不得翻身。
在她没有与沈景撕破脸皮之前,此事于长公主而言,无关痛痒,也不值得揭发。
薛竹觉得这一切糟糕透顶,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太子、雍王、韩王各位为了皇位使尽手段的皇子为了争取朝廷上的支持,知道了冤情也不会轻易攻歼没有站队,仍在观望之中的沈丞相。沈相深受皇帝信任,若他们攻击不成,反而会受到沈相的报复,得不偿失。
薛竹虽然早有预料,但明晃晃得知,其实所有人心知肚明,却在演一场权利的游戏时,感觉洛京的天漆黑而阴险,看不见来路。
她想要的复仇,也终将陷入这场权斗当中,不知何时能澄清分明,或者说各有各的冤孽。
三日之后,洛京大街小巷传遍了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
南风馆逢之公子在沈丞相府上遇害,乃杯中有毒,当场七窍流血而死。
堂堂丞相府上出现命案,引来了满洛京的关注。
百姓的关注点在于逢之公子是遭到了情杀还是仇杀,为自己招来夺命之灾,而知道内情的人,得知的东西就更多了。
比如在逢之公子的身上,搜出了高山长公主的信物。
苏慈第一时间便找到了薛竹,问一问这事儿和她有没有关系,他可是知道薛竹认定沈景一系害死薛怀义后,就想方设法报仇一说。
“小慈哥哥,这与我没有关系。”
王逢之死的太突然了,薛竹也蒙了,薛竹也不瞒着他,可苏慈的样子,是不会相信了。
苏慈劝她,“长公主也不是那么好相处的,涉及她的立场,绝不会轻易动摇,你松手吧。”
她若想利用长公主达成目的,如果查到她动了什么手脚坏长公主计划,那更是无法收场。
“我知道,我当真没有做过什么,而且小慈哥哥我有分寸的,若出什么事也绝不会牵连到你。”
薛竹并没想过害他,这世上除了苏慈,大概没有对她更真心的人了,她再怎么样,也不会牵连他,所以苏慈也对沈丞相无能为力时,她并没有强求。
“朝堂之事盘根错节,岂是一己之力能改变的,不如徐徐图之,没有什么比你的平安更重要。”
苏慈的嘘寒问暖她照单全收下,高山长公主却当真起了疑心,觉得王逢之死的巧合有薛竹动手的影子。
但查了个遍,薛竹也干干净净,而且她如今行事完全倚仗高山长公主,没有地方动手脚。
查来查去是王逢之叛变露了痕迹,被雍王利用,死在沈景府上给她的一个警告。
长公主拿着查到的消息大发雷霆,她那雍王侄子一点面子也不给,还在众人面前撕了她的脸皮没把她放在眼中,若他往后得势了,眼中哪儿还有她这个姑姑。
太子、沈景也顺着王逢之的死查到了高山长公主曾是王逢之入幕之宾一事,传扬开来,人们才知道高山长公主的好名声都是假的,与驸马恩爱就是在糊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