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留在一旁忙活大半天,捧着一个用雪花捏成的小鸟逗她:“看呀小姐,这哭哭啼啼的小鸟像不像你?”
“才不像我!”黎婉破涕为笑。
被两个丫头一哄,她心里好受不少,擦了擦脸上的眼泪,牵住两个丫头的手:“外边凉,我们回去。”
厢房里放好了杏留提前做好的长寿面,一进门便被香气扑了满鼻,她感动得不行:“什么时候做的呀,也不告诉我……万一我再多哭一会儿,岂不是搁凉了。”
“搁凉了就再做,总能让小姐吃上热乎的。”
黎婉坐下捧起长寿面,心里暖洋洋的。
她来善灵寺已三年,日日吃斋念经身子也未曾见好,想要回到京都还不知要何年何夕。有时她真想一狠心就偷偷跑回去,什么佛法什么经文通通丢掉。
可她不能,父亲还抱着希望,两个衷心耿耿的丫头陪她守着枯燥亦不曾抱怨,她又岂能自暴自弃呢。
只是偶尔她会想念繁盛的京都,夜时闭眼每每梦回车水马龙的陌柳街,香飘十里的玉食记,以及春暖花开时故乡的一缕东风。
“咚咚——”门扉被敲响。
桃喜问:“谁呀?”
“是小僧。”门外答。
黎婉反应过来,是她托着去京都换糕点的小和尚,可今儿不是初一十五呀?
桃喜打开门,门外的小和尚施礼道:“黎施主,京都玉食记送来的东西,让我转交于你。”
“可是玉食记掌柜送来的?”桃喜猜测。
“听掌柜的说仍是那位欣赏黎施主墨宝之人所赠。”
黎婉问:“你可曾向掌柜透露过我的身份?”
“施主放心即可。”小和尚摇摇头,“贫僧只说是寺中人,亦算不得说谎。”
“那便好,多谢小师傅了。”黎婉笑了笑。
“贫僧先告辞了。”他把手中锦匣递给门口的桃喜,施礼离去。
桃喜眼睛盯着手里的锦匣,兴奋说道:“小姐你看呀,这盒子好漂亮,不知装了何物。”
黎婉接过锦盒,盒身雕刻纹理精致,盒盖边缘镶着银边,单是这盒子便价值不菲。她小心翼翼打开盒盖,霎时睁大了双眼。
这里面装着六块做工精致的糕点,桃花花瓣的样式,糕点散发出淡淡的花香,最与众不同之处竟全部都是透明的!
“这是何种糕点,从未见过。”她闪着亮晶晶的瞳眸,一副新奇的模样。
“奴婢也是头一回见透明的糕点,莫不是玉食记出的新招牌?”桃喜同样目不转睛。
“一定很贵重吧……也不知这位好心人怎如此善心。”黎婉感叹。
万万没料到,她会在生辰日收到一份如此惊喜的“贺礼”。
她知晓今日送来只是巧合,恰好撞上她生辰,可她仍旧很欢喜,因为她今年收到了四份贺礼,比往年多一样。
它的珍贵之处在于意料之外。
“如此大手笔,定是位贵人。”杏留道,“想必是打心底欣赏小姐的字。”
桃喜嘻嘻一笑:“弄不巧是位俊俏的公子哥,也算是桩天赐缘分呢!”
黎婉被闹了个大红脸,磕磕巴巴训她:衣无尔尔七5二八一“瞎说什么呢,我可是要皈依佛门之人,什么缘分不缘分的……”
杏留说:“小姐你糊涂了,你只是在善灵寺念经,又不是真出了家,还打算不成亲不成?”
“就是就是,奴婢看的话本里才子佳人天生良缘,不知多般配恩爱,小姐你都不羡慕?”
黎婉哪里懂这些,脸颊愈发红了:“跟一个陌生男人成亲有什么好的……”
“可奴婢听闻夫妻之事,咳咳——甚有趣味。”
“不许再说!”黎婉恼羞成怒。
“哈哈哈——”两个丫头笑成一团。
……
回忆戛然而止,黎婉阖了阖眼。
今日得闲,或许可以去趟玉食记,说不定掌柜的已经回京,也好去打听打听那位贵人。
她抬头望天,发觉天色沉了些,没往日亮堂。事不宜迟,为了晚饭前赶回,黎婉遣人驾了辆马车,一刻钟的功夫便到了陌柳街玉食记门前。
倒是巧了,掌柜的竟真的已经回京。
玉食记仍旧人来人往生意兴隆,掌柜的约莫四十岁出头,是位长得十分面善的妇人,见着客人连忙招呼,亲亲热热地询问她想吃点啥。
黎婉既然来了,空手而回总不太好,她随手点了几样常吃的糕点,掌柜的遂喜笑颜开地替她包好装盒。
临走前,黎婉小声问:“掌柜,你可否告诉我买走你经文的人是谁?”
掌柜的微微一愣:“哎呦,这我倒是不晓得,像是哪家的贵公子,可气派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