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还是欧米茄!
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要是追溯的话恐怕得到民国时期了。
“你这怀表换不换?”
贺知意痴迷于这种富有年代感的东西。
她记得以前自己爷爷就有这样一块怀表,但是不记得后来爷爷奶奶去世后那块表被放到哪里去了。
所以看到李建华手上拿着的表时,贺知意便一下子激动起来了。
李建华低头握着手上的怀表有些茫然,听见贺知意的话后又瞬间欣喜起来。
“换!”
李建华原本是不抱希望了的,但是突然听见贺知意的话后一下子重新高兴起来。
“要是这怀表对你有特殊意义的话就算了。”
“这是我小时候一个亲戚送给我爷爷的,后来我工作了就一直拿着用了。你喜欢的话就太好了!”
李建华赶紧打断贺知意的话,生怕贺知意反悔。
在粮食面前,一块怀表现在算不上什么。
贺知意也不是吝啬的性子。
也看的出李建华现在的窘迫,主动舀面的时候多给李建华分出来两斤。
第一笔交易完成,李建华欣喜的把粮食揣进怀里用外套裹着离开了。
刚刚三个人的交易也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力。
贺知意与路泽方又陆陆续续的换来了一些不好搞到的票证,甚至还换到了一个用煤球的半新炉子。
等到过些日子入了冬就能用得上了。
除了票证跟这些之外,贺知意跟路泽方还收获了将近二十块钱。
从黑市离开,两个人回到招待所的时候已经恢复了正常的装扮了。
两个人进了空间舒舒服服的泡了澡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后坐在床上开始盘算着他们一晚上的收获。
贺知意拿着那块五斤白面换来的怀表十分欢喜。
路泽方坐在一旁顺势说道。
“早上我跟招待所的小夏同志打听到了学校附近一处房子,明天上午我们一起去看看。”
“好!”
贺知意点点头应下来。
这次他们来京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先安置下来,等开学前把孩子们带来。
······
一大早,贺知意还睡的正香甜。
路泽方独自从招待所出门去买了早饭回来。
回来的时候贺知意也已经醒了。
路泽方从外面买了当地人最爱的早饭,油条包子回来。
再冲上一碗从家里带来的油面茶,美好的一天便这么开始了。
包子还不是白面的,是混合面的,所以看上去有些发黑。
不过吃着也不影响口感。
贺知意洗漱完拿着一个包子小口小口的吃着。
路泽方一向觉得看自己媳妇儿吃饭是一种享受。
“你昨晚上说的那房子在哪?”
“夏同志早上带我又过去了一趟,离得不远,也靠近学校。待会吃完饭我带你一起去看看。”
路泽方便说道。
贺知意听见这话就知道了这房子应该是还不错。
路泽方去看过了觉得合适才会主动要带自己一起去看看。
从招待所出来,两个人坐上公共汽车去了学校附近的百家胡同。
这是条老胡同了,下了车两个人步行拐进胡同便顿时感受到了生活气息。
一群土豆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们从他们面前跑过去。
各家各户敞开着大门,门口还有几个老妇拉着家常。
让人觉得心情很是舒缓宁静。
“往这边走,左拐第二家就是。”
路泽方早上跟着招待所的小夏已经来过一次了,所以知道具体的位置。
“环境倒是不错,离附近的小学也不算远,到时候地瓜土豆几个孩子来了就能自己上下学了。”
贺知意满意的说道。
来时的路上她就注意到这一点了。
现在她能理解当初没穿越前,她的那些已婚闺蜜们在换房子的时候为什么都焦头烂额的了。
如果只是两个大人倒是还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但是为人父母考虑的事情就多的多了。
两个人走到小夏说的那户人家门外。
从门外看这处院落算得上整条胡同里最气派的一家了。
红砖青瓦,院墙外还贴满了爬墙虎。
院门紧锁着,像是没人在家。
“没人在家这怎么看房子啊。”
贺知意不禁失望道。
她还是挺喜欢这处房子的,位置也刚刚好。
“小夏说对面这户就是这房子的主人家,敲门问问看。”
路泽方便努了努下巴示意道。
贺知意回神,果然看到身后的那户人家敞开着门,屋子里传来说话的声音。
“有人在吗?”
贺知意与路泽方站在门外冲院子里喊了一声。
很快,屋里一个妇人掀开帘子走了出来。
看见贺知意路泽方两个人的生面孔不禁疑惑道,“同志你们找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