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娣不解的问道。
见福宝又回到村里住了,但是一直不来上学,李盼娣她们都很不解。
“我现在在县城上幼儿园哒~而且妈妈说我可以晚上一年学的,我年龄不够~”
福宝就解释道。
毕竟她才四岁呢。
周兰和姜树一开始想送福宝上学也是为了让福宝有玩伴,并不是想让福宝过早的开始学习。
所以县城的幼儿园显然是要比村里的学前班更适合福宝。
“我们去钓蝲蛄吧!”
大娃提议道。
这个季节孩子们就会去河边,水沟边钓蝲蛄。
有时候运气好,能一下子钓到十几只,拿回家让大人給煮熟,也是不错的解馋美食。
“好啊!好啊!我们去北边的小坑那里吧!好多小水沟,还能捡到田螺!”
三娃和四娃成天在村里到处跑,所以哪里虾多田螺多,他们都一清二楚。
商量好了后,也没急着出发。
大娃二娃回家偷偷摸摸的趁他们奶奶不注意切了一小点的猪肉用绳子拴住了这才溜出来。
这可是钓蝲蛄的小技巧。
~
这个时候,大人们基本上都在地里忙活着春耕。
孩子们蹦蹦跳跳的走在小路上,穿过巷子和小道,谁家门口种的青菜,架子上爬出来的黄瓜,顶着小小的黄色花朵。
昨晚上下过小雨,泥泞的小路上有几行鸡爪和狗的脚印。
孩子们来到一眼小坑前,小心翼翼的从路边下来,站到岸边上去。
大娃说道,“这里特别滑,你们都小心点,千万别掉进去!”
一般大人们是不会让孩子来小坑这里玩的。
村里有很多水坑,水汪。
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浇灌庄稼。
但也曾经出过很多悲剧。
所以孩子们都被命令禁止靠近这些水坑。
哪怕去河边,大人都不想让孩子去水坑处玩。
大娃他们来的是个平常经常会露出地面的小水坑处。
但是这附近有歪歪扭扭的很多小水沟,最容易找到田螺和蝲蛄了。
大娃把从家里拿来的那块小肉放在带来的笼子里。
笼子有口,这个口要不大。
相比之下笼子要更大一些,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蝲蛄。
然后大娃二娃一起把笼子拴好抛到水坑里。
“这样就行了吗?”
福宝好奇的问道。
“当然啦,你忘了以前大哥给咱钓了那么多?”
四娃笑眯眯的自信道。
福宝赶紧点头,默默的盯着水面。
在心里默默期盼,希望他们能收获的多一些,再多一些!
怕有人在边上,那些小虾都不敢吃肉了,大娃带他们去附近的水沟脱了鞋子摸田螺。
等上一段时间后,再来收网。
福宝学着哥哥姐姐们的样子,把裤腿卷起来挽的高高的。
鞋子袜子脱下来放到小路上。
然后才小心翼翼的跟着哥哥们踩到泥泞的小水沟里弯腰摸田螺。
胖乎乎圆滚滚的小脚丫踩在泥里,让福宝咯咯直想笑。
“我抓到一个大田螺!”
福宝第一个摸到田螺。
把大娃二娃还有小叶子几个人羡慕的连说话的功夫都没有,一个个弯腰头都不抬,认真的找田螺。
“我也找到啦!”
“我这里也有!”
很快孩子们的惊喜声越来越多。
没用多久,就能抓到不少田螺。
将田螺放在带来的筐子,足有一大半筐。
福宝还摸到了河蚌!
不过这东西孩子们觉得不好吃,所以福宝只捡了五六个。
第202章 福宝被妈妈训啦
大娃二娃下去把笼子拉上来。
沉甸甸的笼子让他们十分吃力,但同时却兴奋极了。
“这么沉,肯定有不少呢!”
二娃惊喜的喊道。
听见这话,三娃四娃也沿着边下去,和哥哥们一块拉笼子。
费了好半天力气,四个男孩子把水坑里的笼子拉了上来。
“哇!”
孩子们发出统一的惊叹。
“好多呀!”
“咱们抬回去再分吧!”
大娃作为年纪最大的孩子立刻做了决定。
于是孩子们抬着满满一笼子的蝲蛄,挎着筐子兴高采烈的往家走。
今天收获颇丰,让他们回家的脚步都更加轻快了。
经过田边,在地里劳动的大人们便看到一群抹的跟泥猴子似的小娃娃排着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一二一的口走过,有的还专门伸长了脖子想看看有没有自己家的孩子。
到了老姜家,姜老爹和姜山正在收筐子,姜老爹站在家门口检查一个男人推来的小车上放着的一堆筐子。
见孩子们脏兮兮的回来了,不由得说道,“这是干啥去了,一个个抹成这样!”
“爷爷,你看我们找到好多田螺还有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