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当然也知道,老大的腿一时半会的还恢复不好。
这正式工作的名额只能在老二和老三身上选。
“黄莺同志说了,虽然只有一个名额,但是要是在家编织的篮子筐子也可以送去草编厂里,价格也比供销社的要高。所以即便不当工人,每个月在家里多编些篮子筐子,挣的钱也是差不多的。”
周兰补充道,她看向丈夫。
姜树也正看着周兰。
都说夫妻一心,这话不假。
在姜老爹提出抓阄主意时,姜树也开口打断了自己爹娘的话。
“这个名额还是让二哥去吧!”
“老三你说啥呢!”
姜土一愣,坐不住了。
姜树按住要站起来的二哥的肩膀,“二哥,还是你去最合适。我这个人啥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散漫爱自由,去了草编厂要是再不服从人家领导的话被开除了就可惜了。还是你去吧!”
姜树笑笑,这话自然是借口。
不过这话也说的不假,三兄弟里就姜树念书多,高中毕业。
胆子也大,想法多。
以前没结婚之前,算是村里有名的“愣头青”。
是因为娶了周兰,又媳妇儿管着才越来越收敛。
“这不行,还是听爹的抓阄吧!”
张晓红也说道。
她当然想把让自己丈夫拥有这个名额,但是看到老三两口子这么表态时又有些不知所措了。
姜树摇头。
“不用抓阄。让二哥去最合适了,我和大哥可以编篮子筐子送到厂子里去,也能挣不少钱。”
“兰啊,你啥意思?”
王秀娥不听姜树的话,转脸去问三儿媳妇。
周兰也轻轻笑道,“娘,我和福宝爸是一个意思。这名额还是二哥去合适。”
她和姜树心里已经有了其他打算。
只是还得去仔细问过黄莺同志之后才能落实。
见老三两口子都表态了,王秀娥跟姜老爹也没在说什么。
那个信封推到姜土面前,“老二,好好干。”
······
隔壁屋。
孩子们把耳朵趴在土墙上正在听大人们说话。
“听到了吗?说啥啊?”
大娃坐在桌前问趴在墙上听了半天的三个弟弟。
“没听清!好像是说二叔和三叔怎么着的···”
二娃一边听一边小声的报信。
孩子们还以为大人们开会是因为李富贵家的事儿所以趴在墙上想听仔细些。
“爷爷让爸爸和二伯抓阄,看谁去草编厂工作呢!”
倒是一直蹲在地上把小白拧来拧去当麻花的福宝突然开口说道。
“福宝,你咋知道啊?”
“我听见的哇~”
福宝无辜的眨眨眼睛,黑葡萄似的眼睛里微微不解。
哥哥们听不见吗?屋子紧挨着,很容易就听清楚了呀。
四个哥哥都互相看了一眼,惊的不知道说啥。
二娃还又倔强的把耳朵贴到墙上仔细的听了听,还是听不清啊!
他妹是小人书上画的那啥顺风耳吧!
正说着呢,大人推开门出来了。
几个孩子连忙回到桌前坐下。
王秀娥推门进来,见孩子们都坐在桌前老老实实的一下子还有点不习惯。
“吃饭了!”
“哎,来了!”
崽崽们争先恐后的往屋外跑。
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王秀娥掀开锅盖,浓浓的白烟飘到屋子上方。
李桂花禁不住深吸口气,“真香啊!”
“娘的收益比的上国营饭店的大厨了!”
周兰也笑道。
王秀娥被几个儿媳妇夸的也直乐。
“做啥菜只要加上肉不都香吗!”
锅里是香喷喷的土豆茄子炖五花肉。
开锅后上面撒上一把葱花,别提多勾人了!
锅边上贴的的一圈玉米饼子用铲子铲下来,沾着汤汁更是美味。
一家人围着方桌前吃饭,孩子们香的把上午不愉快的事情都忘记脑后了。
刷碗时,姜土一脸愧疚的跟自己三弟说道。
“老三,这个名额还是归你。”
从吃饭到现在他一直闷闷不乐的,总觉得心里不舒服。
他哥腿脚不方便就算了,但是老三是家里有文化的人,这个正式工作的机会咋的也不能轮到自己身上啊。
咋能让弟弟让着自己呢!
“二哥你说啥呢,刚刚咱们不都商量好了吗!”
姜树把洗干净的碗控干水看着二哥说道。
“可是···”
“没有可是。我跟你说实话二哥,我觉得在家编篮子也挺好。而且,我打算让村里大伙跟咱一块干。”
姜树打断了姜土的话,正色道。
“一块干?”
姜土一下子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村里会编篮子筐子的人不止咱们一家,但他们没有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