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684)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所以其实他并不喜欢什么北宋南宋。

只是这段时日,听着女子如此说,他好似都已经习惯了。

思及此,陆游觉得可怕。

习惯了这个称呼,用不了多久就是习惯这样的处境,总有一日,人们会习惯没有北方的日子,忘了曾经南北是一体。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以后要是还来出游,一定随时来叩响你的家门。】

【整首诗都呈现出一种很悠闲的感觉,但是我们之前说王维的时候说过,看到陶渊明的诗是感觉陶渊明身处其中,而王维的诗是感觉王维游离其外,那我看到这首诗呢,我就觉得陆游身在其间,心在其外,他回到山阴并不是定下来,而就只像是来做客而已。】

东晋。

虽然幕中女子说他们不一样,但陶渊明却觉得自己懂他。

因为他也不是一开始就一心隐居田园了,他也曾深深地牵挂着外边的世界。

他也曾经像陆游一般。

【事实证明,他也并没有在家乡待多久,在公元1169年,干道五年,陆游出任夔州通判,往夔州而去,开始了他生命中的又一征程。】

【他西行入蜀,路过黄州时,在这里写下一首《黄州》表达自己的愁苦。】

黄州,又是黄州。

又是入蜀。

这些文人去的地方,还真是很相似啊。

这时连那不刻意注意的人都发现了,这些文人好些都曾入蜀,也难怪幕中女子也往那处去了。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这两句是寄托他的身世之感,他觉得自己常常都很悲伤,就像一个楚囚,楚囚的典故出自《左传》,说的是楚国有一个叫钟仪的琴乐表演师,他在楚国战败后被晋人俘虏,被囚禁的时候依旧思念故国,一想到楚国战败他就忍不住落泪,是爱国者的象征,后面的齐优应该是为了与楚囚对应,表面意思是齐国的俳优,也是地位很低的从业人员。咱们意译一下,就是宋朝如今前途未明,而他空有报国心,却只能如同钟仪一般叹息流泪。】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楚国众人看到此处,心中说不出的难受。

他们现在似乎也该难受,毕竟楚国似乎可能很快就要不是他们的楚国了。

可是相对于从前那样的担惊受怕的日子,如今没有战争才是他们想要的。

经历过战乱,就是活在秦国统治下那又能怎么样呢?

他们只想要活下去。

而心中难受也总好过活不下去吧。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滔滔江水流不尽千古英雄的恨意,天地无情让草木都成了枯黄之色,“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万里漂泊怎能让人不愁,如今扬着船帆,已经来到了黄州城下。】

这说到杜牧、苏轼时都是说黄州很穷,此处应该也不会多富有的吧。

众人忍不住地想知道这时的黄州的模样。

然而,幕中女子却没提,说了下一句。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你看当年那硝烟弥漫的赤壁如今已成了一片古迹,生子又何须像那孙仲谋呢?最后这两句很明显是在与辛弃疾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对话,但是这样的话,关于这两首诗的创作时间就有争议,不过我觉得时间倒是不必太在意,因为他们两人都是生活在同样的战乱年代,四处迁徙是难免的,所以作品的创作时间就比较难确定。】

先时他们听辛弃疾词的时候觉得辛弃疾的那首词写得真好,真有气势真有道理。

而这时候再听到这一句,怎么还是觉得很有道理呢?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眯了眯眼,看来这孙权也是不能轻视的。

【最后的这两句情绪有点低了,像是在说一切都会过去的,生个儿子像孙仲谋又有什么用呢?】

【为什么他之前明明还充满希望,这时候好像又没有信心了呢?因为当时他在山阴,即便暂时没有工作,但就在建康临安附近,机会很多,现在被调到夔州,其实相当于发配了。】

关于这一点,很多为人臣子的都是了解的。

在京师和在地方那前途是完全不同的。

有些人去地方是锻炼两年,所以他们干劲十足。

但像陆游这样的,显然就是差不多被放弃了。

不过其实经过幕中女子这么一说,众人已经不那么排斥去地方了。

他们也想知道在基层待几年,自己是不是会变得不一样。

【后来他又经过荆州,写了《哀郢二首》,怀古伤今,表达自己的愁绪与对南宋朝廷的不满,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一吧。】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楚国国统由来久长,曾经也是诸国当中的强者,“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章华台的歌舞早已消散,如今只这云梦泽的风烟还依旧苍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