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620)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考核和监察制度?

即便知道这郡县制很难实现,但是各诸侯国的人还是想要知道怎么才能更好地实施这制度。

就算他们不能实现,但是他们可以教给他们的后代呀。

【到了汉朝初期,刘邦并没有沿用秦始皇的郡县制,他又把分封制给拉了回来,提出“郡国并行制”,他当然也不想这么做,这也为后来的削藩之事埋下了不小的祸端,但是他却又不得不这么做,不这么没办法拉拢人心,不这么做,没办法维护当时的统治。】

公元前202年,汉五年。

刘邦眼神黯了黯。

谁说不是呢?

他也不想分封,谁想把权力分出去呢?

可是不给好处,谁愿意替他卖命?

【所以,秦始皇真的是一个很有魄力的,想干敢干的人,放到几千年的时光长河之中,那是无数人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听着这样的话,谋反火苗拳拳燃烧着的其余诸侯国人:“……”

他们怎么觉得那么不带劲呢?

还有必要谋反吗?

似乎……似乎他们真的比不上那个人啊。

【另外就是官制,秦朝的官制是三公九卿制,这个制度是夏朝时候就开始有了,一直差不多持续到隋朝三省六部制的出现,其实这种变化是国家行政制度优化的一个产物,三公九卿看起来就是会相对粗糙一点,而三公九卿历来也不是那么确定的,就是时常会有改变,一般用得比较多的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工还是不错的,一个管行政,一个管军事,一个管监察。】

【这样的制度一直到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才差不多完全废除,可见其重要地位和实用程度。】

废除?

众人不懂,这么好的一个制度,那明朝为什么要废除呢?

如今的人不懂,只有明朝之后的人才明白。

皇帝自然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权力,掌握更多的权力。

【除了这些,秦始皇还做了很多事情,我们都很熟悉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还有修建长城、驰道和直道,实施“迁虏”,这些都是为了维护统治,然而这些在促进秦朝发展的同时也 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一系列的政策就这样被摆了出来。

秦国众人都眼睛发亮的看着。

这其中大部分都让他们受益匪浅。

秦国是真的强大起来了。

【首先,文字的统一是秦始皇的一个创举,你想想,若是文字没有统一,你在国内旅游还得找翻译,那可真是很不方便的,在秦朝时期由李斯等人改良推行的文字叫做“小篆”,在此之前呢,文字经历过甲骨文、金文,一起被称之为大篆。】

说到这个倒是苦了不少的人,都一把年纪了,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还要重新学习一门文字。

不过好在秦国发布的小篆与他们原本的文字差别也不算太大,连蒙带猜也看得明白。

尤其是秦国人,因为这个小篆与他们从前的文字差别极小,几乎可以忽略,在这个时候他们更加地庆幸自己是一个秦国人了。

【从名称来看,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骨头上面的文字,这时候文字刚刚发明,大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文字,只是为了传达想要表达的意思,就跟咱们现在玩“你画我猜”一样,抛开文字让人们最快地了解你想表达的内容,很多人都是选择画这个东西原本的样子,而文字一开始就是从这些画的很像的东西演变而来的,故而咱们的汉字又称之为象形文字。】

【而放眼全球,文字就是分为两种,一种咱们这样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一种就是西方的拼音文字,那为什么同样都是人,就完全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字呢?】

对于甲骨文,这个年代的人自然是更加清楚的。

但是拼音文字是什么?

对于西方他们已经隐隐有了猜测,就是幕中女子一再提及的那名字有些怪异的地方吧。

什么罗马之类的。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西方一开始的文字其实应该也是象形文字,也就是说在文字产生之初,人的本能导致我们会去以复制的方式传递内容,毕竟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和复印机(bushi),后来,西方的象形文字却没有延续下来,就又有了他们的拼音文字。】

复读机?

复印机?

那是什么东西,听女子之意该是能够将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

可是这与人类的本质有什么联系呢?

【文明的延续是文字流传的很大的一个原因,而秦始皇统一文字又是文明延续的很大一个助力,四大文明古国,就中国一直延续至今,除却祖先们的强大,不容侵犯,文字也功不可没,更别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古代文化的推崇,除了秦始皇他焚书想要进行思想统治那一次,其余各个朝代都是学习前朝的经验文化,很少有完全否定前朝的东西的,就连像北魏、元朝、清朝这种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他们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汉化的,虽然元朝的汉化并不彻底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