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开局?
地狱何意,是关在某个地方?
结合后面的话,想来不是什么好词,但联系也能听懂整句话的意思了。
夸赞秦国的。
【这篇《秦本纪》其实就是简略地写了一下秦朝的历史,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物,比如商鞅、白起、张仪这些全部都在后面的内容里。这里面的重点可能就是秦朝来历、谱系,此后便是第六卷 《秦始皇本纪》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他这一生如此传奇,不会也被她三言两语揭过吧?
但是一想到司马迁用一整卷篇幅写自己,想来也不会太简单。
然而有些事,嬴政却也不是很想让他人知道得那么清楚。
【在《大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是这么简述的,“始皇既立,并兼六国……矜武任力;二世受运,子婴降虏……”说来简单,但是却又很好地概括了整个秦王朝的兴衰,秦始皇兼并六国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那都是一件十分艰难而又伟大的事情,换任何一个人来这件事情都不一定能成。但是在称帝之后,残暴二字却又焊在了他的身上,于是乎,胡亥承受了国运,到得子婴即位时便投降刘邦就此灭亡。】
秦始皇眼神中闪现出了疑惑之色。
所以这是完全怪他?
细数这些年自己所做之事,他真有那么残暴吗?
幕中女子次次都这么说,如今听到伟大二字嬴政都不觉欣喜了。
他对于孩子,难道真的就那么差劲吗?
不过说是二世,如何还有子婴的事?
【咱们不看正文,就看这里,似乎是在说胡亥承受了秦始皇种下的因,吃恶果的却是他,这样的理解对吗?我个人认为还是不对的吧,不管秦始皇是个什么样的人,胡亥所做的错事,那同样也是换个人来都很难做出来的,秦始皇或许要对留下的一些错误结果买单,甚至要为胡亥的教育问题而买单,但是就是不能说胡亥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秦始皇,请大家大声跟我念,这是胡亥自食其果!】
闻言,秦朝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陛下都已经罚了胡亥了,若是再说都是他的错,那陛下的脸面就彻底要被踩在地上了。
以往众人是很怕陛下的,但是大多数人却也知道陛下愤怒的界限在何处。
可是如今不同了。
如今陛下看着似乎不会时常愤怒了。
然而这种山雨欲来的感觉更是让人觉得可怕。
【而后来子婴即位,明明有了第三世,为什么我们一般还是承认秦是二世而亡呢?首先子婴是个傀儡皇帝,他是由赵高扶持上位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窃取秦朝的果实, 上位后赵高就剥夺了他的帝位,所以他只是一个秦王,其次他在位时间太短,没多久就投降了,并没有在秦朝做什么大事。】
又是赵高。
嬴政恨啊!
极少有人能在被他处置后还叫他那么恨的。
【但是说起大事呢,也有一件,那就是刺杀赵高,这么说起来他比胡亥还是要强上那么一点的,不过比胡亥混账的人也不多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刚刚我们提到秦始皇要为胡亥的教育负责,那么我们能说胡亥有今天那就是秦始皇的责任吗?当然不行,为什么呢?因为秦始皇他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怎么单单胡亥搞出这么多事呢?】
那是当然。
虽说许多人常说子不教父之过,可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若什么事都找父亲,那谁还愿意生子啊?
只是众人还在想,怎么这秦始皇就不好好教教孩子呢?
【而且若是要追述的话,秦始皇的教育不对的原因可能是他自己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有问题,他从小在赵国长大,若说没有受过教育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母亲赵姬是贵族女,肯定会教他一些东西,而且他的父亲是皇子也让他有 贵族意识,但是相对于这些父母师长教育,或许秦始皇更多的教育来自于实践生活之中。】
【说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秦始皇和胡亥就好比温室内外的两朵花,而秦始皇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他会觉得自己的血统很厉害,自己的儿子怎么也不会太差,事实证明他有这样的自信也不是没有依据,就他前面的那些个秦王,秦孝公开始,秦惠文王,秦昭襄王,还有死去的秦武王,他的爸爸秦庄襄王,一代有一代的强。】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说这个就真是戳中了许多帝王的伤心事了。
真是各家有各家的不孝子,难说得很。
屈原想了想自家的楚王和太子,也陷入了沉默。
【再加上嬴政很忙,他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工作狂,用生命在搞事业,要不然也不至于那么早死,就更没有时间精力去放在孩子的身上了,其实他的错误跟现在很多家长的想法是一样的,以前条件那么差老子照样长大了如今赚钱养家,现在条件那么好,还有什么不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