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598)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身入困境,即便他发愤著书,心里真的不会有所怨言吗?

许多朝代的帝王心中都开始打鼓,心中想自己有没有得罪史官。

虽然有些人觉得司马迁的言行并不算过分,但是也有些人是觉得《史记》中有贬汉倾向的。

那种倾向,与《汉书》的倾向就完全不同。

这让许多人为难了。

因为他们既想要一本像《汉书》这样夸赞自己的史书,又想要《史记》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

一时间,两相竟是难以选择。

【他举了许多的例子,“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着离骚……”还有左丘明、孙子、韩非子,诗三百也是大多“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他们都是遭遇了一定的磨难才写出了这些作品的。】

发愤著书,是幕中女子一开始就说过的。

如今瞧着这些个悲情文人,众人只觉司马迁总结得极好。

【“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这些人都是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了,所以追述往事,展望未来。现在他也是个废人了,他要向这些人学习,学习什么呢?发愤著书,这时他才下定决心好好地写《史记》。】

刘彻抿了抿唇。

其实这才是他的目的吧。

他觉得不能从司马迁的自序中来窥探他著书的目的啊,尤其是那些会得罪自己的目的。

司马迁就是再胆大,就是在厌了自己,也不该在书中这样直接表现出来。

但是像这样的目的却是很明显的。

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还能想着思考未来,这可真是刘彻都不得不赞赏的。

司马迁算个人才。

【或许没有这件事情的影响,《史记》就只是一本普普通通的史书,但是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其中带了更多的属于司马迁的情感,这对于一部史书来说不一定是件多好的事情,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史记》那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心中的史书top,无可替代。】

刘彻已经做好准备了。

司马迁同样如此。

他们都想看看这本如今还未出现,却让幕中女子提及最多的史书到底是何种样子。

【要说起来,若是单论史书,或许许多人会觉得《汉书》比《史记》更好,但是《汉书》的地位始终是不如《史记》的,这其中原因有很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史记》是司马迁自己想写的,而《汉书》那是奉命而写的。】

这是什么意思?这疑问是人们下意识的反应。

但是但凡平日里擅创作的人很快就明白了。

自己想写的,倾注更多感情的,那势必就是更适合自己的,创作自然是更容易成功。

再一想这两本史书,那可不就是如此?

【大家想想宫体诗和初唐四杰的诗作的对比大家就明白了,或许宫体诗它有很高的艺术技巧,写得也很恢弘大气,甚至是招上位者喜爱,但是他缺少了最重要的东西,咱们可以称之为自由的灵魂,哈哈,大家能理解吧。】

【在班固那个时候,私修国史那是大罪,班固还因为这个事情入了狱,但是正是因为此次入狱,让他获得了正经地修国史的机会,然而汉明帝让他修史,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让他宣扬“汉德”,在这样的背景下,班固的创作必然会受到很多的限制,比如《汉书》对于刘邦的记载,那就比《史记》要好得多。】

没错,正是限制。

在很多时候,即便是皇帝什么也没说,知道要给皇帝过目的,大家自然都会小心着点,总不好因为笔杆子丢了命。

可是若自己自己写写,如此的考虑就小得多了。

而且像《汉书》这种,或许少不了帝王刻意的“嘱咐”吧。

不过依旧有些人不认同这个说法。

是《汉书》中对于刘邦的记载太好,还是《史记》过于贬低刘邦了呢?

这恐怕只有刘邦站出来才能说得清楚吧。

公元前202年,汉五年。

刘邦觉得这还挺有意思的。

他从来不惧怕别人对自己的眼光。

而且他想既然是史书,能有多离谱,想来也是差不了多少的。

或许这两个人都是有夸张的,一个夸一个贬,中和中和可能也就是真的自己了。

【而且整体来说,《史记》中很多言辞是很犀利的,整体也会比较随意一点,但是《汉书》的语言就更温和,而且排篇布局各个方面都比较严谨。怎么说呢,只能说各有千秋吧,就看你喜欢哪一挂的。】

【咱们今天既然是讲解《史记》,那还是暂时站在《史记》这边。】

第201章

司马迁

【司马迁就开始了从黄帝开始的五帝本纪的标题小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