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何晏对自己的容貌那也是有自信的。
但他倒是没想到能用他的事迹来泛指美男子。
不过片刻他又反应过来,或许这事情并不是真的,这《世说新语》不是编的吗?
然而,他们这群人其实是最在意名声的,幕中女子这么说其实是为他造势了,因此即便知道很有可能不是真的,也无法影响他的好心情,
【说到何晏就忍不住想多说两句,这个何晏是东汉时期大将军何进的孙子,因为父亲早逝,后来曹操任司空的时候纳了何晏的母亲为妾,就把何晏也一起带到了曹家。曹操认他做养子,很喜欢他。但是何晏这个人性格不羁,非常自我,我个人感觉他的性格可能和曹植差不多。他平日里对于穿着打扮毫不讲究,常常穿得跟世子一样,这让曹丕十分不喜,称呼他为假子。】
曹丕:“……”
几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以后这邺下该是他曹丕的天下。
就连父亲也将大权慢慢落在他的身上,慢慢有了隐退的趋势。
可是他一向谨慎,心中并没完全放松下来。
天下未定,现在不是他该放松的时候,除此之外,他和子建的事情也是他心中压着的一块石头。
如今女子这样一说,那他不睦兄弟的罪名岂不就是坐实了?
可这真能怪到他头上?
【何晏也因为性格的原因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他心里应该也不好受,但是作为一个玄学大师,他自然有自己的排解方式,那就是玄学清谈和服食五石散,据传,最早服用五石散的人就是何晏。】
说起这个,何晏更加自豪了。
五石散能让他整个人都容光焕发,实在是好东西。
“公子可真厉害!”身旁人说道。
何晏莞尔,“雕虫小技罢了。”
若是说起清谈,还少不得能多说他几句。
【我们时常听说五石散,那五石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简单点说,五石散其实是一种由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组成的一种慢性毒药,其配方还有争议,但都是一些燥性矿石成分,服用后使人全身发热,短期内能迷惑人心。】
【何晏不是曹操亲生的,但据传两人同样的风流好色,服用五石散可以增强体力,所以经过他那么一宣传,五石散就这么流行起来了,让不少人因此而丧命,既然是慢性毒药,自然对身体不好,而何晏长期服用,脸色苍白那也就不奇怪了。】
【这有时候话不能乱说,东西也是不能乱吃的。】
何晏面上的笑容一点一点地散去,最后僵在脸上。
“慢性毒药?”
五石散能让他神明开朗,怎会是毒药?
“公子息怒,此女定是得不到五石散,故而刻意贬低罢了。”
平日里不就有许多人抢着要吗?
有些人有钱还得不到呢。
“你懂什么?那是神女!”
另一边,躺枪的曹操面色一变。
幕中女子又来了。
即便巨幕出现那么多次了,幕中女子总能找到新的花样贬低他。
他甚至有时候觉得幕中女子说得已经够多了,再说多些恐怕会得不偿失。
可是面对巨幕,他们所有人却都束手无策。
【但是我个人倾向于这首词中的徐娘傅粉指的不是何晏傅粉,而是指的梁元帝萧绎的妻子的女主人公徐昭佩,这个徐昭佩并不是什么好人,不仅生性放荡而且妒忌心很重,甚至还与和尚、侍从私通。】
【她私通的侍卫名叫暨季江,暨季江说她“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来人们就用“徐娘半老”形容中年妇女风韵犹存。】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杨玉环的心更凉了。
她就猜到李清照不是在帮她,将她与这些人相对比。
从此以往,她在世人眼中恐怕更是祸国殃民般的存在了。
【这里提到的傅粉一事应该是指的徐昭佩和萧绎是政治联姻,再加上徐昭佩长得不好看,萧绎也不怎么喜欢她,很少去她住的地方,徐昭佩就很生气,因为萧绎有一只眼睛是瞎的,所以每次他去的时候徐昭佩就在半边脸上化妆等着萧绎来借此羞辱对方。】
【萧绎对她的行为很是痛恨,后来逼她投井而死,据传萧绎还为其写了一首《荡妇秋思赋》,但是这只是传说,并无史实依据。】
“呸!这种女子,死了算是便宜她了,不知廉耻!”
不守妇德,与人私通,这可是大忌,普天之下有谁能受得了这样的女子。
许多人当街就开始破口大骂。
“那萧绎又是什么好东西吗?若不是他,南梁会亡?还烧了那十四万的书卷,寒了多少读书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