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公元前202年,汉五年。
刘邦闻此诗句,大赞。
“好一个‘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此女竟有如此气魄!”
在他们看来,女子柔弱不能成事。
但经过幕中女子的解说,众人心中也开始觉得女中豪杰也不是不可能存在的。
众人都期待着女子上阵杀敌的场景,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
画面一转,赵明诚竟离世了,方才的气势烟消云散,乐声也变得哀伤起来。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李清照有些受不了这打击。
这才什么岁数,也没说因为何事,官人怎么就……
她怔怔地看着一旁也有些呆愣的赵明诚,喃喃道:“官人……”
赵明诚视线落到她身上,强行扯了扯嘴角,“无事,想来可以解决的,别担心。”
李清照伸手落在赵明诚的手上,这才发现手心都已汗湿了。
然而,就在两人还在伤感之时,幕中突然响起欢快的乐声。
方才还身穿素衣的李清照竟然又穿上了绿嫁衣。
她竟再嫁了!
①“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不确定这两句是挨在一起的,也不确定其写作时间。
热化了
第96章
李白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看到此处,嬴政蹙了蹙眉。
“有子而嫁,倍死不贞。①”
嬴政一直想制定相关的法令,还未来得及。
不过这李清照似乎并无子女,若是如此倒还是说得过去。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这时的百姓们对此都习以为常了。
改嫁此类事情再正常不过了,像平阳公主嫁给卫青大将军不都已经是嫁第三次了吗?
丈夫都死了难不成还不让女子再嫁人吗?
哪里来的道理?
他们当然不可能拿前朝国君的规矩来约束自己。
西晋年间。
一小破屋内,看到此处,年轻女子又开始小声啜泣起来。
她的丈夫刚走了不到一月,姑②便叫她改嫁,她也知对方是为了自己好,可自己走了这个家就只剩姑一人了。
让她如何忍心啊?
“你还年轻,去吧。”
“姑……”
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
杨广已经接受大隋不保的事实了。
现如今他本该弃宫而逃,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可他能逃到何处去呢?
天机已显,他还能改天换命不成?
看着巨幕,哪怕是看到唐朝由盛转衰他也看不下去,至少唐朝还有繁盛的时候,而他呢?
亡国之君啊!
真是岂有此理!
先帝定下的九品以上官员亡妻不许改嫁的规矩,这后世完全没放在眼里。
也是。
国都亡了,谁还管你的规矩呢?
“真是天道不公啊!”
话音刚落,轰隆隆的一声,天空中闪电劈过,一道惊雷仿佛砸在他的头顶,让他顿时噤了声。
他猜得没有错,唐朝并没有把隋文帝的这规矩放在眼里。
若是有条件,想改嫁便改嫁,上下都没人将女子不能改嫁当回事。
北宋。
许多人都知道范仲淹曾有朱说一名。
当年科举之时他还叫朱说,只不过这后来归宗复姓了。
而他的朱说之名便是因为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而随着改的姓氏。
当世对于改嫁之事没什么规矩,故而他们看到李清照改嫁都不甚在意。
然而南宋的反对之声就大得多了。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③,女子怎能改嫁呢?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赵明诚难以置信地看向自己对面的李清照,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两人自从成亲,感情甚笃。
他心中也想的是能与李清照携手一生。
她如何就改嫁了呢?
心中愤愤,但他知道自己也怪不了对方。
自己都离世了,难道还要拖着对方一生吗?
李清照同样震惊,甚至不知该震惊赵明诚之死,还是该震惊自己改嫁。
嫁与赵明诚后,她从未有过异心是真的,而且赵明诚爱她敬她,她也明白。
她定了定心神,说白了此事皆是因官人之死而起,只要避免了官人的死,那不就一切都解决了吗?
李清照动动嘴唇,正想说话,却见巨幕中的她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
新嫁的丈夫显然不如赵明诚,不仅与之争吵,甚至对李清照动辄打骂。
李清照没说的话卡在嗓子眼里,连嘴都忘了合上了。
竟有人敢如此对她?
她是鬼迷了心窍吗?竟会改嫁给这种人,还不如一直守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