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
王献之没想到此处还能提到自己的父亲。
不过也正常,自己父亲的风度那可是许多人艳羡的。
【而这里李白说自己并非宗家的好女婿,但是宗氏却还是对自己很好。“齐眉”就是我们常说的举案齐眉,出自《后汉书·梁鸿传》,在东汉时期,有一隐士叫梁鸿,他品行高洁,很多人都想嫁给他,但他一直不娶。在他们那个地方有家姓孟的女儿,长得不好看,三十岁了还没嫁人,她父母问她为何不嫁人,她说她想嫁给梁鸿,梁鸿听说了就去提了亲。】
“这是何意啊?喜欢大姑娘?”
有些东汉以前的人都没听过这个典故,有些不读书的人也没听过,都对梁鸿此举感到十分好奇。
长得不好看,年纪又大,为何要娶她呢?
“这般年纪,万一无法生育如何是好?”
有人刚嫌弃就被自家媳妇幽幽地瞥了一眼,他家生了一个女子之后就再没孩子了,孩子就是他们夫妻二人的痛。
“嫁人就是为了生孩子吗?又不是母猪配种!”
不知是哪个女子在人群中说了一句,然而众人去寻时却找不到人影。
【那孟家女自然十分高兴,做了一些粗布衣服、箩筐什么的就嫁了过去。谁知嫁进去之后,梁鸿根本不搭理她,一问之下,梁鸿才说出了原因,原来他想找的是和他一起隐居的夫人,而孟家女打扮得太好看了,额……这古代人的脑回路咱也不懂。】
看着幕中女子一脸嫌恶的表情众人都不解了。
这不是挺好的吗?
众人也终于明白了梁鸿要娶孟家女的原因了,不觉对这梁鸿心生敬意。
隐士讲究朴实无华,那不是一件好事吗?
为何女子不赞同呢?
【什么“女为悦己者容”在我看来都是虚的,我悦我就容,想美就美,何必看别人的眼光?要是梁鸿这么对我,我只想对他说一个字,滚!】
许多人皱起眉头。
这幕中女子看起来像是大家闺秀,说话却如此粗鲁,现在所有人都看到了她这巨幕,日后怎么嫁人啊?
但是倒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赞同她的话,扶月就很欣赏。
“真是太痛快了!”扶月顾及着隔壁的父母,感叹十分小声。
幕中女子说的每句话她都很赞同。
她就是她,她才不要为了男子而活,当然了,若是有男子为了她而活,她也喜欢对方,那也不是不可以。
但男人三妻四妾,还让她为了男子而活。
“滚!”说完她连忙捂住嘴往门口望了望。
【可孟家女就是为了梁鸿而来啊,人家早做好准备了,精心打扮自己不过是对梁鸿的试探,嘿嘿,没想到吧,逗你玩呢!梁鸿也是没想到那孟家女早有准备,当他看到孟家女将早已准备的粗布衣裳换上,高兴不已,心道这才是我梁鸿的好老婆啊,当即为她取名光,取字德曜。】
【误会解除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好了不少,孟光对自己的丈夫十分尊敬,经常将食物的托盘举到眉毛处迎接从外劳作归来的丈夫,传说梁鸿也会伸出双手去接。此后大家就用“举案齐眉”来指夫妻恩爱,相敬如宾。】
许多女子都很羡慕这样的感情。
人们总说着举案齐眉,可真正像梁鸿这般只对孟光好的男子有多少?
有钱人家的夫人得整日敲打着小妾才不至于让自己的丈夫被抢了去。
而稍微贫困些的,能盼着自家那口子不出去喝花酒就不错了。
什么举案齐眉?
都是话本子里才有的。
【说到就忍不住拓展一下,这个典故还挺常用的,许多文学作品中都会提到,在曹雪芹《红楼梦》中就提到了好几次,最出名的就是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听到的金陵十二钗曲中《终身误》的“纵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清,乾隆年间。
自从上次曹雪芹进宫得了皇上的赏赐后,他这里渐渐地人就多了起来。
众人都想看他写的红楼梦,他就干脆把自己的稿子放到了书铺,如今才放到第四回 呢,这幕中女子怎就把第五回的内容给放出来了?
【写的是宝玉最后虽然与自己命定的金玉良缘中的宝钗成了婚,但是他心中念着的还是木石前盟,即便宝姐姐如孟光一样贤惠,但他心中始终忘不了已死的林妹妹。】
《红楼梦》一经发出,书铺都被抢疯了,根本来不及刊印。
不过大家口耳相传,至少在京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红楼梦》前四回的内容。
“什么?林妹妹死了?”
众人都惊呆了!
他们才开始看就发现了结局,这……
林妹妹那般怜人,如何能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