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230)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弟子恍然大悟,“有遗憾方为真正的人生。”

【这时候的李白已经三十多岁,他与元丹丘大约是在二十岁的时候相识,距这时候已经认识十多年了,可见两人的关系应该是很不错的。】

【李白写了一首《元丹丘歌》赞扬元丹丘。】

【“元丹丘,爱神仙。”我们都知道李白对于求仙问道很感兴趣,这里面肯定也有元丹丘的影响作用。他说元丹丘爱神仙,其实也是说他自己,两个人做了这么多年的好友,是志同道合的,如果不是爱神仙,他们可能也不会隐居在嵩山,嵩山是道教名山,尤其是在唐朝的时候。】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

嬴政觉得自己也和他们志同道合。

不过想要求仙问道都要隐居于深山吗?

他就知道那些深山里一定有高人的,只是他现在还没有找到而已。

等他把一切都安排好,确保大秦无虞干脆自己也到山里住一段时间,或许能碰到仙人也说不定。

这嵩山,当是嵩高?

就那处了。

【李白是怎么写元丹丘的修道生活的呢,他说元丹丘,早上喝颍川之水,晚上又回到嵩山之巅,经常在嵩山三十六峰间盘旋,“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

这是夸张之语吧?

怎么可能早上还在颍川河畔,晚上就到了嵩岑呢?

而且还常在三十六峰间盘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你脚踏流星与彩虹,身骑飞龙,盘旋于各峰之间,耳边风声呼呼,“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你横跨于海天之间,我知道你想遨游于无边无际之境。】

哇!

所以此人是真的成仙了吗?

能够踏星虹、骑飞龙,是真的成仙了吧?

果然这世界是有仙人存在的,而李白与仙人是如此亲近。

可惜了,他怎么没能成仙呢?

许多的道教徒已经开始对那场景心向往之。

然而他们甚至还没想好成仙之后该去何方翱翔就被幕中女子将他们的美梦打破了。

【早在《离骚》中,就有“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这样的充满浪漫想象的句子,虽然从没有人真正成仙,但是游仙却是古代文人之间经久不衰的一个主题,李白在此借用游仙寄托自己渴望自由之理想。】

【他渴望脱离尘世束缚,与丹丘生遨游天地,但是这些都只能存在于他们的想象之中。】

原来都是假的啊。

许多信奉修道成仙的人们都有些失望,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这幕中女子说的话他们是不能全信的,女子 没有成仙怎能知道没人成仙?

或许只是她不知道而已。

还有一种可能,她的出现本就是神技,或许她就是仙人,只是假装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女子很有可能在考验他们,或许等到考验结束,他们中的许多人就能直接升仙了。

许多人都是这样的想法,所以自从巨幕出现之后,大家做事都变得小心起来,总觉得女子在看着他们。

【这段时间里,李白可能在元丹丘这里得到了一些治愈,但是他心中的痛苦却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所以他心中仍旧不好受,还是会以酒消愁,《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就是他在酒醉之后写下的作品。】

【在这首诗中,他像是终于想通了,说出了“青云当自致”这样的话,意思是青云直上要靠自己,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靠自己?

杜甫摇了摇头,如何靠自己?

科举?

他的经历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杜甫叹息一声,他听明白了女子的话,“像是终于想通”,那就说明还是没有想通。

或许这不是没有想通。

知道青云不可能自致,这才是真正地想通了。

【“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李白到了龙门,喝了酒把宝剑放下就睡了,“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谁知半夜突然醒来,却睡不着了,只能起身点了灯。”】

【这里与阮籍《咏怀》中的“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表达的其实都是一种忧思。】

李白在破庙中躺了许久了,也没有半点的睡意。

他饮了酒,若是往常可能在这时间已经入睡了。

大概是因为巨幕在谈论他,他就算装作不在意,但其实十分在意。

于是他换了个姿势继续盯着巨幕,像个局外人一样看着女子讲述自己的经历与诗句,很快就要说到当世了吧,之后的事情就是他不知道的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