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216)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此中情感还能代表李白的内心情感吗?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拨弄荷叶上的水珠,水珠滚来滚去,才发现原来荷面露珠并不是圆的。】

【这句诗看着简单,但其中却有大学问,若是我们没有学过物理我们可能根本不会知道露珠并不是一个投影面正圆的球体。别告诉我你们都知道,我不听。】

“快,快记下,这物理、投影面,何意?”

不用催,那些本在记录的人手上不停动作着,基本没有记漏的。

而有些人甚至根本不知道露珠不是圆的。

看着明明就是圆的啊。

正想着,女子拿了一个杯子放到了桌上,那杯子跟纸做的似的,看起来很轻,上面还写了字。

【大家看看这个纸杯,三月变身三月老师,给你们上一堂物理课。】

什么?

纸杯?真是纸糊的?

为何要用纸做杯子?

不会被水浸湿而坏掉吗?

然而,下一刻他们都震惊了。

只见女子取了一个琉璃水壶就往那纸杯中开始倒水,可是他们想象中的纸杯坍塌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反而完好无损。

但是女子动作越来越慢,水在倒满时她还往里面倒。

【大家看,现在水已经满了,看这个机位,是不是能发现水面并不是平的,也就是说水冒出来了,但是却没有洒出杯子,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液体有表面张力,看这个水滴更明显。】

女子在桌上洒了一滴水,而后众人就看到一滴大大的水珠出现在巨幕之上,还真不是圆的。

这样一看大家就都知道了,只是平日里没注意而已。

【许多水分子排列在一起,分子间相互作用就形成了表面张力,若是没有地球引力,它本该是一个接近完美的球体,但是因为地心引力而产生的重力大于表面张力的时候它就会往下塌,就变成了扁的球体。】

女子说完得意一笑。

众人却还在因为她说的话而困惑。

【真是翻身农奴把歌唱啊,我三月也有讲物理的一天。】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李白的这句话其实脱胎于南朝民歌代表作《西洲曲》中的“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一句,只是还添加了一些对自然现象的思考。】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佳人藏在彩云之中,想赠其荷花,可隔得太远了,“相思无因见,惆怅凉风前。”想念对方却相见无期,只能独自在凉风中惆怅。】

唉。

又是这样的思妇之诗。

许多人都看不大出来这首诗中如何讲了李白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惆怅,也太委婉了吧。

【女子一向心思细腻,配上这些诗句,更能体现作者的惆怅之情。】

【但我相信大家应当也发现了,不管是杜甫还是李白,他们的女子视角的诗,如同大部分同类诗歌一样,思君、怨君,基本不超出此范畴,等到我们之后讲李清照的时候,大家可以看看真正女子视角的诗歌是什么样的主题思想。】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李清照上次输了许多,没想到女子讲了杜甫转头就说李白,这完全不符合常理。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似乎也没多大意思。

但这并不影响她思考女子下一个会讲白居易还是刘禹锡,谁知就说到她了。

不会是讲她吧?

李清照赶紧在脑子里过了一圈,自己诗歌的主题思想?

那肯定是与他们的诗歌不同的吧。

【还有一点就是这首《折荷有赠》和李白《拟古其十一》除了第二句的“爱此荷花鲜”不一样,其他都是一样的,而本诗中的“红蕖(qú)”其实也就是荷花的意思,所以看到这首诗的两种说法都是对的,应该是在抄录时产生的变化,不用太在意。】

【转眼到了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李白隐居于白兆山,他这时候内心处于纠结之中,写下《山中问答》表达自己的矛盾心情。】

东晋。

陶渊明大概知道李白在纠结什么。

大抵是跟他一样。

他看得出来,李白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

虽然女子没有说,但是李白成婚的这段时间里,他一定也在寻求出路,只是不断碰壁,再加上现在的生活不错,就产生了入仕不如隐居的想法,可是又不想如此轻易放弃。

李白同他,本质上是一样的。

【这首诗名为《山中问答》,还有一个版本叫《山中答俗人》,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被问的那个人是李白,那他第一句“问余何意栖碧山”就不显得突兀了。】

【问“我”为什么要隐居在这白兆山上,“我”心中泰然,笑而不答,“笑而不答心自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