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195)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唐,元和年间。

“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话一直被贾岛封为作诗写文的金科玉律。

他还以为女子不会提这首诗了,没想到最后还是提了,可想而知这观点还是很重要的。

若人人都以如此态度作诗,诗家必兴也。

【“我”这个人为人孤僻,就喜欢没事寻觅好的句子,如果诗句不好,“我”就是死了也不能罢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老了以后写的诗都更散漫了,对着春天花鸟也不去想那些花鸟之词了,“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江边做了一个栅栏,可以让“我”垂钓,“我”又准备了木筏代替出入的小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什么时候才能有像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人一起同游作诗啊?】

东晋。

谢灵运猛地被提及,心中跳了跳。

看了杜甫的生平,他已经深深折服于杜甫的魅力之下。

不管是他的为人还是诗才,都是值得自己学习的。

若是杜甫出生在如今这个年代,他必帮着杜甫实现报国理想。

只可惜君生他未生,他们相差几百年,根本没有相见的可能。

【这首诗的艺术造诣很高,首先“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句为传世名句,不仅影响了苦吟派诗人也影响着后世许许多多的文人。】

【而“春来花鸟莫深愁”这一句也很妙,在杜甫诗中,许多写春天花鸟的句子都是带着愁苦的,比如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并不是说这些花鸟不忧愁了,而是杜甫现在写诗随意了,不用这些来表达愁绪了。】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王维对女子的话还是不太认同。

这后世之人对杜甫的评价未免太高了。

花鸟本就不止可以用来表达愁绪。

虽然他也承认杜甫的许多诗句,尤其是这后期的诗句,写得确实非常人所及,但也无需如此夸赞。

【然而对于这个时候的杜甫来说,他的诗歌技巧臻于化境。】

【所以不管他是不是随意写出来的诗句,仍然是十分优秀的。只是正如他所说,这时候他诗歌中表达的思想内涵可能没有他在写《三吏三别》那时的深刻,但是放在整个诗歌史上,那也是十分炸裂的。】

【杜甫的人生随着唐朝的衰落也走向低谷,然而,唐朝的中兴很快会到来,杜甫却永远回不来了。所幸他的作品一直代替着他看着时代的兴衰更替,长存于世。】

【即便后世有许多文人不认可他的地位,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多数人还是能客观地评价其作品的。】

【韩愈也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下一期我们一起看看盛唐另一座文化高峰,李白。】

【说得太起劲,都忘记打gg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超级可爱的杜甫的贴纸,链接放在下方,入股不亏。】

【记得一键三连哦,咱们下期节目见,拜拜。】

第60章

杜甫后续(捉虫)

李白!

居然会是李白!

众人以为会是每个朝代先讲解一人,再讲解重复年代的文人。

但是李白却也是他们最期待的文人之一,从一开始幕中女子就提到李白,说了不知多少夸赞之语,似乎不管是其为人还是性情亦或是文才女子都十分欣赏。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还是悲情文人之一。

李隆基心情更复杂了。

李白虽然文采惊人,饶是他阅人无数也不得不承认这点。

但是他这人太过放纵不羁,放在官场都不知如何约束,若真拿什么重要职务给他,李隆基实在不放心。

而且李隆基觉得一定会出问题,就像那曹植一样,他们或许才高八斗,但却不适合做这些事。

李隆基陷入沉思,不若让他去管国子监?

女子不是说了教育十分重要吗?

可正因为重要,他合适吗?

巨幕下方跳出一个小方框,里面似乎是一些杜甫的画像,并非像如今的杜甫,但是却很像女子展示过的那个老人的画像。

但那画像又有些怪,竟还有眨眼睛、吐舌头的。

这样的画像有何深意吗?

不管是什么意思,这都是能了解巨幕、了解后世的东西,谁能先将巨幕收入囊中,那都是能改变这世间格局的。

所以几乎没有犹豫,很多人就直接点了购买,想要将那价值十九的什么贴纸买下来,然而一点,却还是显示余额不足。

这下众人都不懂了,明明他们的余额还有那么多,点了好几次却怎么也点不动。

“怎么回事?为何余额不足?”

“是啊,我明明还有那么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