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183)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话似乎不是很妥当,这郑虔等人本就该死,现如今只是贬谪已经很不错了。

李隆基已经很冷静了,他不能再随便评判幕中女子所言真假,她真像是神仙似的,似乎什么都知道。

但是想到有些奸人在他们面前利用他们去做些唯利是图的事,他就气得不行。

天子都敢利用都敢诓骗,这些人胆子真是大得可以。

然而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气那些人,但他更气的还是被蒙骗的自己和李亨。

【“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这一句是在写郑虔的处境,“呼号傍孤城,岁月谁与度。”台州那地方十分危险,都没人和你一起度过。】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的“山鬼”、“蝮蛇”、“呼号”、“孤”等词语结合在一起就有了我们前面说的瘦硬奇寒的感觉,而这些类似的词就经常出现在韩愈、李贺等人的诗中,所以为什么我们说杜甫众体皆备,就是这么回事,虽说他的整体风格就沉郁顿挫,但在此之下,他也有豪放的、自然的、奇崛的等各种类型的诗句,这就是杜甫。】

唐,元和年间。

韩愈一想还真是,为了避免流俗,他在作诗作文时总会选择一些特别的词句,原来这在后世人眼中是瘦硬奇寒?

那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他想了想孟郊和李贺的作品,想来当不错吧?

【“从来御魑魅,多为才名误。”“御魑魅”是被贬的意思。一直以来被贬大概都是被才名所累,“夫子嵇阮流,更被时俗恶。”郑公你啊是嵇康、阮籍那种的,就更不被世俗所容了。】

西晋景元年间。

山涛又来寻嵇康来了,就劝着嵇康出去做官,但嵇康依旧不愿,甚至直接当场拿了纸笔准备写绝交书。

巨幕一来,他们便也暂时歇了下来。

“不为世俗所容?为何不为世俗所容?”

山涛说:“那时都推崇他的奉儒守官,而你……”他欲言又止。

“个人有各道,我还管他们如何想我不成?”

【这几句话还是有点诉苦的味道,大概是从“野无遗贤”的事情开始,这样的想法就已经开始在杜甫的脑海里生根了,人的任何经历都是可能影响一生的,尤其是像杜甫这样的文人。】

【这里表现了郑虔是一个很有才的人,其次他应该像嵇康、阮籍那样随意洒脱,可这时候不是正始时期啊,这样的战争年代,人们已经不仰望那样的名士了,更别提是长安的那群人。】

【皇上想要的是乖顺的,懂事的,而那些佞臣想要的是无法超越他们的,而郑虔显然不在其中。】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岂有此理!

李隆基太气了。

每次女子说起这些他总觉得是在侮辱他们大唐王室。

可偏偏女子说的都是事实,就更显得他们昏聩了。

不过李隆基心中还是有杆秤的,至少这件事情上,李亨没有做错。

按律行事没什么问题。

就是那些太监……

居然被他杀了,动作倒是快。

【而杜甫在这里还有劝郑虔小心的意思,现在这个世道已经不是从前他们一起喝酒的时候了,时局动荡,小人当道,郑公一定要小心啊。】

【很有可能杜甫弃官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为他在《梦李白》里也写了类似的话提醒李白小心。】

【他说:“海隅微小吏,眼暗发垂素。黄帽映青袍,非供折腰具。”你都老了,在台州做个小官,也不是个愿意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东晋。

太多人用他这句话了。

颜延之把陶渊明送走已经好几日了,并没有得到他们的消息。

如今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只是他真没想到元亮的诗句在后世如此受欢迎,仿佛只要是一个诗人都会用到他的诗句当典故。

而他和谢灵运他们这些人的倒是少之又少。

似乎没提到他吧。

自己的诗句真不如元亮吗?

颜延之开始有些怀疑自己了。

【“平生一杯酒,见我故人遇。”想当初一杯酒让我们相聚,现在想喝却也回不到过去了,我们 隔了千山万水,何时才能再聚啊?“相望无所成,乾坤莽回互。”】

【这首诗的感情并不复杂,描述的就是杜甫对故人的思念,但是我们却能很清楚地从这中间体会到他对现实不满的情绪,以及他写作上的小小的变化。】

【而在《佳人》一篇中,这样的情绪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了。】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屈原记得这首诗,是女子说香草美人时提到过的。

但他不明白,为何这后世女子地位变得那么低呢?

虽说他们如今也是男主外女主内,但也没女子说得那般夸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