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141)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但那时还年轻,如今却是不算年轻了。

【三月认为,杜甫当然也想靠着科举考上进士做官,但是他显然也很清楚,这条路不容易,所以才有了第二次的漫游。】

【不过杜甫的漫游也不完全是漫无目的,首先他亲戚挺多的,就这个表弟那个表弟的,去了还能包吃住,第二点,他的漫游路线跟李白的漫游路线其实挺重合的,他和李白的几次见面就是在漫游路上,他们还遇到了高适。】

【而且那个时候像孟浩然也是在漫游路上认识的李白、王昌龄等人,还有为什么你的作品里有黄鹤楼,我的作品里也有黄鹤楼,结合他们的猜测,那就不难猜到其中缘由了。】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漫游之路那是肯定增长了他们的见闻的,这就是大部分唐朝文人的真实写照。】

这么一说,王昌龄方平复的悲伤情绪又涌现上来。

几年前,他去寻孟浩然,两人过于开心,痛快畅饮。

结果却因饮食不当,致使孟浩然殒命,这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若说起悲情,孟浩然是不该不提的。

【第二次齐赵漫游恰逢杜甫的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杜甫考试失败就去了兖州。】

【接下来的那几年,他“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这句诗,一看就是几个年轻人凑到一起,自由欢快的一段时光。】

【在这里他写下了豪迈遒劲的《房兵曹胡马诗》,写下了同样包含豪情壮志的《画鹰》,还登上泰山之巅写下了气势雄浑的《望岳》。】

杜甫当然记得自己的这些诗。

父亲去世前,他几乎没有任何的烦恼,感觉自己可以抛下一切像雄鹰、骏马一样追逐。

可父亲离去后,杜甫仿佛一夜之间只剩下了自己一人。

不过现如今家中有了妻子,同样也有了责任。

为国为家都是他要做的事情。

【杜甫很喜欢马,但奇怪的是相对于那种膘肥体壮的骏马,他更喜欢瘦马。】

【他在《房兵曹胡马诗》中写到“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后来杜甫到成都,他还曾写过一篇《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这个曹霸是个画家,是曹操的后代,但是也算得上是个悲情人物了。】

马不在肉多。

看马自然要看其精神气质,是谁说瘦马不如胖马?

成都?

没想到自己还入了蜀。

杜甫知道曹霸,听闻其画作出神入化,只是未曾得见。

日后能见,是他之幸。

【曹霸这个人文武双全,但是他的父亲害怕他重蹈覆辙,担心他像曹丕一样为了称帝不念及兄弟之情,经常在他跟前念叨《七步诗》,然后他就放弃了走仕途。】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莫名其妙被提及的曹丕:“……”

这人的父亲是不是脑子有点不大好使?

曹丕越发认为《七步诗》之事就是为了旁人为了抹黑他而作,肯定不是子建作的。

最近他和子建相处融洽,大有儿时之状。

虽然他不会给子建太大的权力,但也决计不会禁锢他。

此后世之人,太过荒谬!

【但是杜甫说他“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犹尚存。”虽然英雄割据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你并不能像曹操那样称霸一方了,但是曹家流传下来的文才你还是有的。】

曹操现在面对后世的各种好的坏的评价都已经能淡然接受了。

他发现即使巨幕出现也并不能对目前的情况产生多大的影响,想要夺得天下,他们还是得去争去抢,只是或许方法可能有所改变。

把很多事情交给子桓去办之后,他才发现不是非得用自己那样暴力的方法。

子桓,可信赖也。

而且如今子建也懂事了些。

三国之间,此次的赢家依旧是他。

【可见杜甫对曹霸的评价还是挺高的。】

【曹霸学习卫夫人和王羲之的书法,但是因为觉得自己超不过王羲之就放弃了,转而研究画作,画得最好的就是马。】

【后来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就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让他进京,所以 为什么这些唐朝文人在科举考试之前就想着借着游历、写诗等方法提升自己的名声呢?因为一不注意就能被圣上看中,直接就做官了。】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羡慕啊!

许多仕途失意的文人们都这般感叹。

是要有名声不假,可真正能做到像他们这般有名的又有几个呢?

若是下次巨幕能说到自己就好了,那就有名了。

李白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但是又与那些羡慕的人不同。

他一开始也是走的这条路,可是有名了又如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