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晗霜没有放弃这些或许很微不足道的机会。
而她正一字一句地认真与她们解释万民书一事时,一道熟悉的身影也来到了明府门前。
是祝隐洲。
他并未多言,沉静的眼神也不曾在沈晗霜身上多作停留,而是径直走到了桌案边,执笔蘸墨,在最开头的位置,沈晗霜的姓名旁边,写下了他的名字。
除了沈晗霜以外,祝隐洲是第一个在这份万民书上写下姓名的人。
沈晗霜朝祝隐洲望去。
祝隐洲并未打扰她同别的人解释万民书一事,只轻轻朝她颔了颔首。
沈晗霜知道,祝隐洲和林太傅他们早已有了关于变法的安排,他本不必再参与万民书一事。
但他还是来了。
沈晗霜眉眼间带着柔和的笑意,也朝他轻轻点了点头。
祝隐洲心神微顿,垂在身侧的长指微不可察地蜷了蜷。
他克制地收回目光,随即转身走远。
沈晗霜已经许久不曾这样对他笑过了。祝隐洲心底并不愿离开,也舍不得离开。
但沈晗霜才是组织万民书一事的人,他若以太子的身份一直待在这里,会喧宾夺主。
祝隐洲会支持与配合沈晗霜去做一切她想做的事情。
他虽想私藏沈晗霜所有的好,却也想让所有人都看见,沈晗霜正如天边旭日,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光芒,可以照亮很多人,也驱散很多寒凉。
仍在观望的人里有认出了祝隐洲的,很快便与身旁的人说起了他的身份。
见太子都愿意在万民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很多人都少了几分顾虑。
太子的态度,或许便是陛下的态度。
即使变革夫妻律法一事不成,或许风险也不会太大。
渐渐开始有人走近长案,在万民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男女皆有。
见状,沈晗霜才不动声色地轻出了一口气。
情况比她预想的要好很多。
因为沈晗霜并未特意让家人们留在府里参与万民书一事,明姝雪出门前并不知道沈晗霜今日便会开始组织写万民书。
她得了消息后便立即赶了回来,同几个交好的姑娘与少年一起写下了姓名。
沈晗霜见明姝雪的那几个友人都才十四五岁的样子,柔声提醒道:“此事并非只是写一个名字而已,你们若要参与,还是应该先回去问问家里人。”
万民书虽与沈相和祝隐洲他们想做的事情相符,但却与陈相的政见背道而驰。
明姝雪的那几个友人都是洛阳的官员或富商的孩子,他们的名字写下后,便等同于在变法与否一事上站在了陈相的对面。
平常百姓们写下姓名后只代表自己,但他们却可以代表自己的家族。其中意义非同小可,还是应与家人商量后再做决定。
但明姝雪身边的一个少年听了沈晗霜的话后朗声回道:“姐姐放心,我们来之前已经问过父母了,他们都说可以签。”
“对,我们都问过了。”几人先后应道。
闻言,沈晗霜才放心下来。
旁边仍在犹豫的人见这些富家子弟都说可以签,心里的顾虑便更少了,开始排着队往长案边走。
收到消息的明怀庭和明述柏也从外面赶了回来,先后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明怀庭还有事要处理,先一步离开了。明述柏则留在了明府门前,陪在沈晗霜身边。
这便是明家对于万民书一事的态度——
不是沈晗霜背靠着明家做这件事,明家愿意与她一同做此事。
明府的侍女与家丁们早在去刻印和分发沈晗霜写的那些内容时便决定要签下万民书,这会儿也轮流替值,一个接着一个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姓名。
见围在旁边的百姓中有许多不会写字的人,还有侍女去拿来了足够的印泥,引着大家用盖手印的方式替代了写名字。
见原本空白的纸张上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姓名,不知为何,沈晗霜的眼眶不自觉有些微热。
她长出了一口气,敛了敛心神,继续与来向她询问的人解释着。
过了许久后,沈晗霜才发现林远晖正站在不远处。
问过才知道,林远晖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后,见今日聚在明府门前的人太多,担心会有人趁机生事,才想要亲自护卫在她左右。
沈晗霜将手头的事情暂时交给明姝雪,自己与林远晖走到一旁人少的地方,说道:“明府有家丁守在附近,不会有事。且若你因为我而耽搁伤情,延误公事,我不会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