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把总, 这一路上没见几个人, 有点不对劲啊?”这时, 旁边一个副手模样的人, 骑着马凑到领队之人身旁低声说道。
被称作刘把总的军官眉头略皱, 却仿佛不在意的说, “不过是一些胆小农人,可能老远看着我们过来避开了。再说, 我们这次带了两百人,兵强马壮,有什么意外,还怕不能从小山村里把李姑娘请走。”
说什么请,无非是说得好听而已。
“是是是,把总说的是。”副手连连点头,显然心下十分认同,眼见刘把总没有继续说话的意思,连忙识相的退至后头。
却不知刘把总嘴上说得信心十足,心里却仍然是蒙上一层阴影,他对这次的任务有把握,却在盘算着如何利益最大化。
为了拿下定城,朝廷派出郑老将军将定王主力拖在齐城,定城只有王妃和世子主持。世子经验尚浅,定王妃一介妇人,而朝廷有心算无心,几近十倍兵力围之,拿下定城,已是必然。
大家都认为这是必胜之战,有心过来沾光的人便多,人多了关系便复杂了,领军大将要各个方面都压得住。据说皇上是多方考虑之后选中的国舅爷,国舅爷乃当年余公之后,家学渊博,隐约传闻国舅爷与皇上拟练了多种方案,种种皆证明,拿下定城乃探囊取物,区别只在于时间。
刘把总妹妹是国舅心腹谋士的爱妾,凭借着一层沾亲带故的关系,他也运作了一个名额。只不过他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关系,要想正面与那些勋贵抢功劳,那是不行的,干脆他也不走正道,不去抢那入城之功,只求捞点偏门。
听闻郑老将军再三叮嘱,定城有一个李姑娘,是研制出止血粉、大蒜素、白蜡之人,此去定城,一定要将李姑娘争取过来。
根据刘把总妹妹从谋士妹夫处打探出来的消息,国舅爷是打算拿下定城之后,再去找李姑娘,想来李姑娘绝不会拒绝。
刘把总通过自己妹妹吹了一阵枕头风,再打通了门路,请命趁大战未开之前,带领自己手下的人把李姑娘请回来——用的借口便是怕到时候李姑娘不知朝廷之意,逃了,还要花费时间,耽误大家回朝之事,不美。不如提早派人早早将李姑娘“请”过来,保护好,确保万无一失。
只是这个事情,容易跟大军围城的时间冲突,再说即使时间不冲突,按照某些潜规则,拿了这个功劳,其他的便不能再贪心了——来的勋贵这么多,没到手的功劳好像不够分,大家暗地里已经开始各自比划。刘把总先把自己从此行最大的功劳上摘出去了,自然是很容易成功的。
如今,刘把总想着如何好好的把这功劳扩大一些——既然李姑娘能想出止血粉、大蒜素的秘方,那必然也能想出其他。说不准,平山村里面还有其他的秘密。刘把总虽然带着两百人,但是如非必要,他并不想把关系搞僵了,最好李姑娘能懂事一点,大家都好。
脑内不断沉思着,忽的周围传来一声低声惊呼,“后面那是什么?”
这一声惊呼,把刘把总的心神拉了回来,勒马停步回望,只见身后一个草垛子被烧着了,冲天的烟气扶摇直上——两百人的队伍走过来,路上连个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这个时候忽然烧起了草垛子,那绝不是在堆肥。
烽火狼烟,无非是传递什么消息罢了。
刘把总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些。
“把总,要不要派几个兄弟去,把人捉过来?”副手连忙上来问道。
离得有些远了,这也不是他们的地盘,为一件不甚确定的事情,要找几个躲起来的老农,来来回回容易耽误时间,刘把总心里评估着。
再说,刘把总目光扫过自己什么的兵马,此次来的都是自己的心腹,装备精良,不管什么意外,莫不如直奔目的地。
“不用了,走。”刘把总轻喝,马鞭一挥,继续前行。
“走。”
人行并未回头,远走越远。
身后,浓烟起火处,两个躲着的农人悄悄探出头来,脸上神情仍然带着惊惶不定。
“钱老三,你眼神好,他们走了没有?有没有人追过来?衣无尔尔七五二八一”先压低声音开口说话的一个年纪略轻的农人。
“走了,走了。”钱老三声音里带着死里逃生的欢喜之意,又细细用目光搜索了一圈,方肯定的说,“没有人来追咱们。”
“那你说,咱们……李姑娘给咱们族里的那十支大蒜素,现在是不是有两支属于咱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