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这样,我家里的事,我决定便成。”李小寒皱眉道,“族长,我有我的原因,只是这会儿不方便说。你只说说,能不能成?”
“是什么原因,真不能说?”李族长十分为难。
李小寒点头,毫无疑问不能说的。总不能说,后面定王会造反,我担心你儿子犯糊涂,准备自己把你儿子压下去吧。
“让我想一想,想一想啊。这件事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我得跟族里长辈们商量一下,你先回去吧。”
即使商量到昨天晚上,族里还是有长辈反对的。
“她一个女娃娃,她为什么要入族谱,站男丁位。不成,这不合规矩。”反对的人依然很坚持。
“许是她准备招婿,承李家姓?”有人有疑问,跟李族长想的一个方向。
“她说也不是这个原因。”李族长解释道,“不过她也不肯说具体原因,说不方便。”
“估计有些许这个原因,只是一时半会没有决定。”有人想要说服自己,如果是招婿,也不是……也不是不可以。
“不成,我族里难道没有好男儿了。祖宗规矩不能坏啊。”最固执的那个人在反对。
“我就怕,是跟免徭役兵役有关。万一她嫁出去了,这免的到底是夫家还是娘家的徭役兵役啊。”李族长艰难说道,“再说,即使没有关系,这么大的一个贡献,难道还值不得族谱里一个名字。小寒她,毕竟当官了,如果咱们族里人都不当一回事,外人怎么能当一回事。”
外人如果不把李小寒当一回事,李氏一族就更不是一回事了。
此话一出,满屋的寂静无声。
“咱们村隔壁几个村子,都征兵役了吧?”过了许久,三叔公问了一句。
“嗯,隔壁朱家村、林家村、周家村,周家村还有一个进士,族人也征了。”这个事,族长最有发言权,他管这些事啊,征兵之后,别提其他族长羡慕他,连里长都高看了他一眼。
又是一阵沉默,这件事上,没有人不承李小寒的情,没有人想放弃这个待遇。
“乱世啊!想当年,咱们族里逃亡的时候,我爹把祖宗牌位都落下了,如今宗祠里都是后来重新做的。没办法,太重了,抱着跑不快,跑不快就要被吃掉。”
三叔公慢悠悠的说出一桩秘史,“人活着,才有祖宗才有族谱。既然她李小寒有能耐,能带着咱们活,就听她的。加个名字算啥,李满景这个位置传给她也不是不可以。”
“管她男男女女,乱世里,谁有能耐活下来就听谁的。咱们这些老不死的看不透没关系,别拖着子孙后代去死。”
三叔公一锤定音,话语尤在耳边。
李族长声音越发洪亮,在这个祠堂里层层回荡,祭案上祖先的牌位无悲无喜。
“礼成!”
礼成!
第160章
泰和二十六年, 二月二,龙抬头。
冬去春又来,民间已经脱下了丧服, 青山披上了绿衣。先帝驾崩的影响仍在, 但是中军已经赶往了龙门关, 两军整合,近日连连反攻, 多有胜仗,天佑大魏,打败西鞑和北州联军胜利在望。
战事上的稳定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信心,犹如惊澜之水渐渐平静了下来,稳定开始孕育生命。
平山村后山,水青山微绿, 虽然些许地方仍然残余少许白霜, 但是春的生机已经压过了冬的萧寒。一行褐色衣裳的人行走在山间小径上, 若隐若现, 缓慢移动。
“这可是好山地,就是多年没有人治理了, 起码要先整出路来。”李贤东走在前边说。
李小寒拔开眼前的树枝, 皱着眉头, 打量这山地的地形地貌——坡地不算陡峭, 土壤成黑红色, 是好土地, 就是有一处不足。
“这些杂树要先砍掉才行, 不然没有地方种杜仲, 还有地面的爬藤太茂盛了,到时候三七抢营养抢不过, 长不大。”
只是,现在又没有电锯,也没有其他的运输工具,光靠人力,何时能把这山地整好?
“没事,灌木爬藤不是问题,我们人手够。”李贵前看着前边,随手拍拍手边的大树,“这大木头也不怕,把底下这圈树皮割了,秋冬这树就枯死了,到时候慢慢砍回去当柴烧就成。不会抢着杜仲、三七的营养的。”
也只能这样了,李小寒点头。
正想继续往前走,却见前边李贤东三两步上前,手一动,砍刀往前一挥,一个五彩斑斓的野鸡跳了出来。
可惜没有砍中。
李小寒正惋惜间,旁边老钟叔随手一块石头,快而准的砸中了野鸡头,一块好肉都没有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