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番椒底料和番椒酒一事,尤其番椒底料这块,一到春夏之交便要请人,王氏不要太受欢迎。于是,几个小姑娘便相约提着一篮子的香蘑上门了。
开始的时候还略不好意思,个个都说,“小寒姐,我娘托我来给你们送点香蘑。”
借口娘办事。
“啊,谢谢。”李小寒连忙接过来,招呼大家坐,“坐,坐。刚好我跟兰花两个人正无聊呢,吃点零嘴。”
何大娘很有眼色的端上来茶水,王氏听见几个小姑娘来找李小寒,想了一想,把柜子里的府城点心端上来了——她的女儿,好像在村里没有几个好姐妹,这怎么行呢,她女儿可是最受欢迎的。
于是,这话题便从府城里的糕点说起了。
“这就是府城里的糕点啊!看着真精巧,真好吃。”一个小姑娘说道。
“啊,这个糕点我去府城的时候看到过,不过太贵了我们家买不起。”一个小姑娘小心翼翼的拿起一块糕点,带着点不好意思说道。
“梨子你还去过府城,我还没有去过呢。不知道府城好不好玩?”原先的那个姑娘略带羡慕说。
“府城看着很高很大,我跟着我爹娘去买及笄的衣料,等到十五了,到时候你就可以去府城见见世面了。”这个姑娘略带羞涩的说。
李小寒心中略带疑惑,居然要等到及笄才能去一趟府城。府城离她们村不是挺近的吗?平日村里的汉子,也常常去府城你摆摊卖点土特产什么的,怎么这些姑娘一次都没有去过呢。
这样想,李小寒便开口问了出来,“你们都没有去过府城吗?府城离我们村不是挺近的吗?”
“我去过几趟,都是跟着我娘过去买手帕趁机偷偷看一看府城里的花样才能去的。”其中一个没怎么出声的姑娘说道,“在咱们村里,也算多的了。咱们小时候太小,带出去是累赘,长大了,不得帮忙干活呀,还要帮着带弟弟妹妹,哪里有时间呢。”
“是呀。都是咱们爹去得多,有时候娘也去。”这话说得,几个姑娘都相视苦笑。
“其实比起去府城,我更羡慕的是能算数识字。”刚刚那个小姑娘又开口说道,“有一次,我去卖手帕的时候,还拿了家里织的布一起,人家伙计噼里啪啦的算一个总数出来,刚好我爹没在,那个伙计算错数了,我和娘觉得不太对,但是伙计非说是这个数,要不我们自己算,我和娘不懂,也不敢争,便这么算了。后来回到家,我爹一算,少了三文钱。”
这个姑娘满带惆怅,许是回忆起过去好久那一刻尚余苦涩,“三文钱,我要做好多条手帕呢。但是店家的规矩,是出门不认,我们也不敢为这三文钱得罪店家,便怎么算了。后来,每次出城,都一定得有我爹陪着。”
一时之间,满屋的小姑娘都不出声,金桂姐已经是她们几个之中年纪大又稳重的姑娘了,不说都不知道她还吃过这种暗亏。人人都在想,如果是她们呢?如果是她们,会不会像李兰花一样?
“你们,都没有跟你们爹学过认字认数的吗?”李荷花忐忑不安的问。
其实李小寒也有这个疑问,毕竟她最开始教李荷花的时候,李荷花的基础算数和认字都还成,起码是不会被轻易蒙骗的程度。
说到这个,刚刚那个叫梨子的姑娘话里就带着气,“我跟我爹说,爹你教教我吧,我也怕。你们知道我爹咋说的不,我爹想了半晌,说梨子啊,不是爹我不教你,你爹我当年只顾着玩,如今除了自己的名字,忘的都差不多了。你找你兄弟教你,就说我说的,他一定要教。我就去找我弟,我弟跟我爹一个一个样的,下学堂了就飞奔出去玩,老师讲的基本都忘光。问多了,还不耐烦。把我气得呦。但凡是我,我绝不会浪费这么好的机会的。”
“唉。我爹好一点,但是他平日也忙,说起来就是想一个字教一个字,我学了个天地人王,也不知道有啥用。还不如金桂姐,好歹学点算数,能算的清楚一点。”
“我算数也就平常能用一用,算大数便不成。不过,跟商家签什么文书,都是我爹来的。”金桂姑娘家算得上是村里的富户了。
李小寒这才了解到,原来虽然他们已经普及了族学,但是真的是只在族里男人间普及,而李荷花和当初的她,应该已经算村里数一数二对女儿好的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