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这件事,学问可就大了。送得不好,那起了反效果,不如不送。
族长夫人也是明事理的,连忙准备起来,又叫帮工套了牛车,点了灯笼,趁着夜没有深,族长连夜去送礼。
果然如族长所意料,这白蜡虫如今在定城可是流行,虽然是培育方法推广开来了,但是上面的人也缺那虫种树苗----大部分都在张府也就是定王那里握着呢。白蜡这么大的一笔独家生意,哪家贵人不想趁先机喝上头啖汤。
听闻这白蜡虫是刚刚从山里摘下来的,马上送过来了,活性肯定是没有问题了。里长十分满意,听闻李族长没有吃饭,连忙把李族长留下来吃饭,席面间暗示今夏的水源一定优先平山村,还有那徭役,肯定会好好照顾他们。
夜黑风高,星月高照,李族长坐在牛车后,只觉得自己这一招十分高明:一石二鸟,一举两得,既避开了家里老婆子的责骂,又跟里长好好拉上了关系。
如果不是还有帮工在,李族长甚至想吹吹口哨。
回到家里,家里已经昏黑,只在院子里留了一个灯笼。帮工把牛伺候好,族长摸进厨房,哦,只留饭没留菜。
看来夫人还有气,不过还留了饭,不怕。
李族长庆幸自己和帮工都在里长家里吃了,又摸到灶头后面盛了热水,趁着月色洗刷干净,然后准备摸回房。
一推,没推开房门。
再推,房门卡得死死的,从里面关上了。
李族长不死心,再推,里面毫无动静,低声喊人,里面也不应。
再喊就把家里人全惊动起来了,李族长在门外静静伫立片刻,只得怏怏的去书房睡了。
只有一鸟,只有一得。
第112章
三月, 春光明媚。
李族长因为族里事情多,连睡三天书房之后,终于有空回到正房睡觉了。
李族长是只承认这个原因的, 族长夫人也并无异议。
李族长家也迎来了后面一段和谐的日子。
春日忙碌, 既要备春耕, 又要准备酒坊房子的筹备工作,还要忙白蜡虫的事情, 还有族里的各项杂务,李族长整个人像一个陀螺团团转。
这一日,族长早早的去了里长家里,今日正是院试最后一场放榜日。
“怎么的。看你这脸色,我们族里又一个秀才也没有?”族长夫人见李族长从里长家回来,脸色并不算纯然高兴, 问道。
她倒是无所谓, 反正她儿子已经考中了秀才, 又在青山书院读书, 族里有没有人考中秀才对族长夫人来说不算什么大事。
不过既然老头子在意,族长夫人便安慰道, “算了, 年年也差不多这个情况的了。跟你说个开心的事情, 你的那些白蜡虫种, 出卵了。”
“真的?”果然, 听到这个好消息, 李族长脸上高兴了许多, 连忙跑到家里那一间特别清理出来的厢房。
凑近细看, 只见那眼熟的肉色米粒状幼虫在那虫壳上爬来爬去,跟府城外庄子上培训时看到的是一模一样的。
李族长越凑越近, 脸上终于带上了点发自内心的笑意。
“高兴了吧。”族长夫人说道。
族长松了一口气,自家老妻是知道他的。
只是松了一口气过后,终究还有忧色,开口道,“咱们族里,这一次又中了两个秀才,不过是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
“你这个老头子,我还以为一个都没有呢。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也不错啊,反正是秀才了,不比那没中的好。是谁呀?其中一个是德有吧?还有一个是谁?”
李德有去年中了童生,然后被三叔公苦压着读了一年书,中秀才也不出奇。
只是另一个是谁?
“是生礼叔家的才荣。”
“哦,是他呀。”听到这个名字,族长夫人脸色转淡,“也不算出奇,当时在族学里,不是也说他读书有几分天分的嘛。”
就是后来跑去邻村跟朱秀才读书了。
“怎么的,你就为这个事情发愁?”
“这贤东和贤南,毕竟不太和睦。如果一头大一头小还好,如今两边都起来了,反而怕会有冲撞。”李族长说道,这族里有出息的人让他这个族长高兴,但是出息的人不和,又让人不那么高兴。
“我还以为你想什么呢。原来想这个,我就说你想太多了。这李才荣他才考了个秀才,还是倒数,你就想到哪里去了。这秀才稀罕吗?咱族里都有三个了。再说,一个秀才,你这个族长还压不住,该怎么处事就怎么处事就行了。咱儿子在青山书院读书呢,有他撑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