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和入学青山书院也才大半年,青山书院不愧是定城附近第一书院,书籍多如牛毛,李信和大部分时候都用来查漏补缺,吸取科举相关信息去了,对这些军政大事,没有多关注。
“好,我等信和哥你。我现在住在中东门大街谷门巷子十号,下午我一般都在,你可以到那边找我。”
“你们搬来府城住了?贤东叔和婶子呢?家里怎么办?” 怎么的自己一下子错过了这么多消息,李信和疑惑道。只是族妹家里,还有一摊子事呢。
“搬过来住几天,怕我娘生产有什么问题,在府城这边好找大夫。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再回村里,这段时间我都是府城家里两边跑。”李小寒解释道。
为了减少麻烦,她们家在府城买了宅子的事情没怎么对外说,也就是王氏快生了,准备搬的时候才告诉赵氏李荷花等人。不过如今她娘生了,按照礼数,也得回去告诉一下族人,还有她祖父家里。
不过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罢了,不算什么大事。
“那成,我记住了。你回去吧,我尽快收集信息,第一时间告诉你。”李信和道。
“那信和哥我回去了。这个食盒给你,都是些家常菜,信和哥你补一补。”李小寒看着李信和虽然胖了一点但还是消瘦的身材说道。今日她没有出摊,李荷花等人也想不到她会来找李信和,因此炒田螺便没有留。不过家里还有鸡汤,更适合此时的李信和。
李信和略带感动,接过食盒,“嗯,我知道了。你自己也小心一点,莫参合这些事情太过了。”
“知道了,信和哥,我只是怕有什么大事发生,想着最好能提前做好准备。”李小寒回道。没办法啊,这个世道,想躲起来过自己的小日子,都找不到避世的桃花源。
李信和似乎也有所感,两人一时沉默,这个话题,的确无奈,总不能什么都不知道,然后盲人摸着石头过河吧。
该说的事情说清楚,李小寒告辞李信和,回到谷门巷子里。李荷花和李大壮已经休整好,李小寒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家里什么都有,主要是跟王氏说一声,自己要回去一天。
王氏脸上虽然还有生产后的虚弱之色,但是神情舒展了许多,只叮嘱道,“你回去要小心。一路上,有大壮和荷花,路你们也是走熟了的,这倒不怕。只是晚上,你让荷花和你叶伯娘过来陪你,莫要自己一个人住在宅子里。知道了不?”
平山村李家如今是两进的宅子了,家里又有这么多值钱的东西,王氏真怕家里没什么人,晚上会有小偷来光顾,因此时万万不敢让李小寒一个人在家里过夜的。
为了怕李小寒阳奉阴违,王氏还叮嘱一旁的荷花说道,“荷花,你小寒姐她胆子大,你今晚跟你娘说一声,麻烦你陪着她睡一晚哈。”
“婶娘,你放心,我今晚留在你家。我把我娘和我哥叫过来,让我哥睡一进正房。”李荷花大包大揽道。一进正房里多是番椒和酒,腾一个睡觉的地方还是有的,让他哥守着。
“成,那就麻烦荷花你了,等我回去再好好谢谢你。”王氏这才放心道。
“婶娘,你别客气,这都是我该做的。”李荷花真觉得这是她该做的,他们家受了师父多少的恩情啊,如今她还在跟师父学手艺拿分成,她娘还在拿着每日十文的工资呢。不过是陪着睡一晚,这算什么事。
李小寒在一旁也不反对,这是王氏的担心,她拒绝了王氏反而更不安稳,不如接受了。
而且,她也想好好活着呢,都死过一次的人了,她可是发誓这辈子要连同上辈子的份额,长命富贵活到九十九的。万一真有不长眼的小贼见钱眼开摸进她家,她一个人岂不是很危险,因此多几个人照应也是可以的。
这边王氏在叮嘱李荷花,那边带着大壮牵牛的李贤东也在说着同一件事,“大壮啊,今晚我不在家,家里就你小寒妹妹还有荷花几人。你家在我家隔壁,晚上就麻烦你多留意一下啊。叔我谢谢你。”
“贤东叔,你放心,我回去跟我爹和我弟说,我们三一定多留意。”李大壮认真说道。
“哎,那就拜托你们了。回去驾车慢一点。”李贤东拍拍牛屁股,放下一半的心。
磨磨唧唧了一阵子,李大壮驾着牛车载着李荷花和李小寒回到家,已经是申时。赵氏、叶氏等人正在家里忙碌着翻晒番椒呢,这差不多是最后一批番椒了,翻晒好保存好,就可以铲番椒苗养地以待来年了。